营山县志人物潘亨考释(中)毛超群 明万历《营山县志》只载录潘亨的12首诗,对潘亨的身份没有任何交代。但清代纂修的县志对潘亨的身份记载却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一为邑令,一为邑人。但无论哪种说法,在历代《营山县志》职官、选举和人物中,都找不到可作为证据的记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版本的《...
明万历《营山县志》只载录潘亨的12首诗,对潘亨的身份没有任何交代。但清代纂修的县志对潘亨的身份记载却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一为邑令,一为邑人。但无论哪种说法,在历代《营山县志》职官、选举和人物中,都找不到可作为证据的记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版本的《营山县志》,都没有将潘亨这个人的真...
在乾隆、同治年间的这两版县志中,都记载潘亨为邑令。而在明清版统编本里则记载潘亨为邑人,以上3个版本记载的内容,归根结底都算是清代版本的《营山县志》(虽然明清版统编本是2010年的新版),但在上述这3个版本的县志职官、选举及人物记载中,均未找到有潘亨其人的任何记载。而在天一阁明万历王廷稷版《营山县志...
明清版统编本《营山县志》载潘亨诗四首 乾隆八年(1743年)李榕版《营山县志》载:“东林寺,治东郭,创自宋淳熙中,甲戌张献忠焚,后继姚黄渐次焚燬。大云寺,治东北四十里。在艺文中记载有《遊雲鳯山》《龙马归槽》两首诗为邑令潘亨所作。” 乾隆八年(1743年)李榕版《营山县志》载潘亨诗两首 同治翁道均版《营...
营山县志人物潘亨考释(下)毛超群 据《顺庆府志》秩官篇记载,顺庆设置同知一员,次居知府之后,其职官地位也仅次于知府。从知府的记载可知,成化年间的顺庆知府有张海、塗淮、陈亨、樊金四位,与潘亨同在顺庆府任同知的成化期间的顺庆知府最有可能会是哪些呢?《顺庆府志》职官记载与潘亨有可能同在顺庆的知府 《...
营山县志人物潘亨考释(中) 毛超群 明万历《营山县志》只载录潘亨的12首诗,对潘亨的身份没有任何交代。但清代纂修的县志对潘亨的身份记载却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一为邑令,一为邑人。但无论哪种说法,在历代《营山县志》职官、选举和人物中,都找不到可作为证据的记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版本的《...
笔者分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参与修纂的白不淄等人并未看到明《营山县志》;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白不淄等人也看到有潘亨的诗作,但府志编纂时,收录各县的内容应该有一定限制,只能尽量选择最突出营山地域的方志内容,所以,潘亨的诗,也就略而未选...
营山县志营山县志.pdf,朝重傑始其考所以夫脩繼作書矣関述邑營脩於及稽豈往之山於成我諸細事有縣兵化載故告志志燹又籍哉將猶序殘多往營來國落缺往自示之之畧稱漢鑑有後正咸唐戒史雖德安以於家
明万历《营山县志》只载录潘亨的12首诗,对潘亨的身份没有任何交代。但清代纂修的县志对潘亨的身份记载却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记载:一为邑令,一为邑人。但无论哪种说法,在历代《营山县志》职官、选举和人物中,都找不到可作为证据的记载。也就是说...
营山八景其一:太蓬仙迹 太蓬山在县东北80里,山脉来自仪陇马鞍场,一名绥山。东晋葛仙翁葛洪见山如同蓬莱仙境,故取名为蓬莱。小蓬山與太蓬山对峙,相去仅二里,故称太蓬山、小蓬山。 营山八景其二:翠屏耸秀 翠屏山在南门外200步(64米)开外,竹木苍翠,如同屏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