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是清朝康熙帝下江南时敕建的皇家寺院,建筑融合满汉风格,以“顶礼菩萨”命名。寺内金瓦红墙、雕梁画栋,每年农历四月十八的佛诞节吸引数十万信众。 疑问环节:皇家寺院为何选址五台山?康熙帝为何对菩萨顶如此倾心? 3. 塔院寺:菩萨像与铜殿的传奇 塔院寺因寺内五座无字塔和铜铸千手观音像闻名,其中铜殿...
本期《这里是忻州》“让古建说话”系列,带您走进五台山黄庙之首的菩萨顶,它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不仅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庙,也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被赞誉为五台山上的“小布达拉宫”,敬请关注!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编辑:王艳军 ——“创文”小知识—...
1、显通寺 显通寺是五台山的大寺之一,与塔院寺、菩萨顶齐名。该寺历史悠久,建筑古老,规模较大,文物众多。这里曾是五台山的大佛寺,寺内钟楼有一口大钟,是五台山敲钟最早、敲钟次数最多的寺庙。游客至此,不仅可以欣赏古朴壮观的寺庙风光,还可以朝拜大殿内的佛像,并观看各种佛教活动。2、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灵鸳峰上,传说为文殊菩萨居住处。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称为真容院。唐时僧人法云重修殿堂,并塑文殊像。宋景德年间,真宗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初敕旨改建为“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 康熙四十四年寺内改住喇嘛,于是菩...
首先抵达的是菩萨顶,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文殊的居住地,因此又被称为真容院或大文殊寺。🏯🏞️ 寺庙占地四十五亩,依山而建,布局紧凑而有序。寺前有一百零八级石阶,象征着佛教中的一百零八种烦恼。🪜🏛️ 山门内设有天王殿、钟鼓楼和大雄宝殿等建筑,整体金碧辉煌,色彩斑斓,彰显了皇家寺院的独特...
中规模最大的寺院就是菩萨顶。位于五台山 台怀镇 显通寺 北侧 灵鹫峰 上,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据传为 文殊菩萨 道场,即 文殊 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 文殊寺 ;为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此寺创建于北魏 孝文帝 年间(471~499),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
山西省五台山菩萨顶寺,办公室地址位于著名的“摔跤之乡”忻州,台怀镇 ...展开 基本资料 法人名称 山西省五台山菩萨顶寺 营业执照 未公开 经营状态 在业 法人代表 未公开 成立时间 未公开 职员人数 60人 注册资本 未公开 官方网站 未提供 所属分类 社会团体...
视觉中国提供山西忻州市五台山菩萨顶入寺长梯正版高清图片下载和版权授权服务,可用于广告设计、配图、壁纸等场景,作品编号:VCG211297746395,尺寸为6048 x 4032 px (300ppi) | TIFF 69.77 MB | 51.21 x 34.14 cm (20.16 x 13.44 in.),更多喇嘛教图片,牌楼图片,建筑外部
📍详细地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台怀镇中心区,这个区最著名的就是五台山五大禅处:显通寺(灵鹫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菩萨顶就是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黄庙之一(藏传喇嘛庙),位于灵鹫峰上,沿着罗㬋寺,经过显通寺,爬上108个阶梯,到了山顶就是。
第二座寺庙就是菩萨顶。菩萨顶创建于北魏,每一代都会重新修建,在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之后,大喇嘛住在菩萨顶,于是菩萨顶就是五台山黄庙之首。在菩萨顶的东院过厅和后院有两座汉白玉四棱柱碑,这上面的被问就是康熙帝手书,上面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3、殊像寺——求子、求事业、求平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