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总荧光值为施用的菌蜕量的100%,由所得的荧光/巨噬细胞计算摄取。细胞毒性测定中性红测定用于检测空BG或RV负载的BG以及化学物质本身对RAW264.7细胞存活性的影响。中性红(3-氨基-m-ニ甲氨基-2甲基-吩嗪盐酸盐)在活细胞溶酶体中选择性积累(Repetto等人2008.NatProtoc, 2008.3 (7):p.1125-31),并因此提供存活性...
本文就细菌菌蜕的研究方向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细菌菌蜕的结构及其制备 细菌菌蜕是革兰阴性细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裂解后形成的完整细菌空壳,其形成是通过对裂解基因E的严格表达调控实现的。应用最广的调控系统是在λpL/pR-cI857转录控制下实现基因的可控表达。最初,在λpL/pR-cI857系统中,当...
细菌菌蜕是革兰阴性细菌被噬菌体PhiX174的裂解基因E裂解后形成的完整细菌空壳。细菌菌蜕兼顾了组合抗原免疫原性、佐剂效应、靶向性载体的作用,特别适合于黏膜免疫及口服免疫;由于缺乏内含物而更加安全;生产过程简单,适宜大规模生产。这些特性决定了细菌菌蜕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候选疫苗及递送系统。菌蜕是...
菌蜕疫苗的研究进展
细菌菌蜕的研究进展,细菌菌蜕的研究进展菌蜕,细菌,菌菌,细菌菌蜕,研究进展,细菌菌蜕的,菌蜕,细菌,菌菌,细菌菌蜕,研究进展,细菌菌蜕的相关精品文档 更多 细菌对抗菌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细菌Ⅳ型菌毛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耐...
渔用菌蜕疫苗研究进展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 细菌菌蜕D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打印 转格式 29阅读文档大小:268.26K4页daihepao1998上传于2015-02-06格式:PDF
细菌菌蜕D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蛋白表达的大肠杆菌菌蜕,该菌蜕是由双表达溶菌质粒制备得到,所述双表达溶菌质粒是以pETDuet1为载体,同时插入E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实现E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A的双蛋白表达的溶菌质粒。本发明利用载体的两个独立多克隆位点分别插入基因片段,有效避免了表达中两个蛋白结构互相影响的问题...
菌蜕(Bacterial ghosts)是通过克隆的phiX174噬菌体溶菌基因E的可调控表达而形成的、缺少细胞浆和核酸的、无繁殖能力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菌体。E基因表达后,其蛋白产物造成细胞膜上出现分布规律的溶菌孔道,促使细胞内容物经孔道排出,最终导致细胞丧失活性。菌蜕不同于传统的灭活疫苗,其灭活方式没有经过高温或甲醛,而是在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