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撰写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在生理生态层面,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在植物营养吸收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在生态系统碳循环...
202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撰写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在生理生态层面,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在植物营养吸收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在生态系统碳循环...
202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撰写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在生理生态层面,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在植物营养吸收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在生态系统碳循环...
菌根共生是生物界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之一,因为它们涉及约34万种陆地植物和约5万种土壤真菌分类。在这些互利关系中,真菌接受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源,并向宿主植物提供矿物营养,如磷和氮作为交换。150多年来对菌根的研究提高了人们对其生物学、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影响的认识。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着重介绍了最近的系统发育、...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二涛团队受邀在The Plant Cell上撰写题为Innovation and Appropriation in Mycorrhizal and Rhizobial Symbioses的综述论文,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和根瘤共生的研究进展,提出植物与微生物共生中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
在被子植物中,植物的两个最重要的有益相互作用是丛枝菌根 (AM) 共生和结瘤共生。这些相互作用对陆地生态和农业的重要性是巨大的,尽管豆科植物模型系统和基因组学的兴起推动了近20年的研究进展,但我们对这些相互作用的理解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如此,在微生物信号感知(包括与免疫途径的串扰)和系统信号传导(将共...
202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撰写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在生理生态层面,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在植物营养吸收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在生态系统碳循环...
2023年2月28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受邀在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撰写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plant growth and stress adaptation: from genes to ecosystems”的综述论文。该综述在生理生态层面,系统总结了菌根共生在植物营养吸收和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在生态系统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