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具有抗锈病特性的品种,并确保母株无病;避免过度密植,保持通风和光线充足,同时合理控制肥水,以防土壤过于潮湿;在花朵凋谢后,应彻底清除病株叶片,并集中进行焚烧处理,以消除潜在的侵染源;避免连作,并定期更换盆土;选择地势高燥、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进行种植,同时确保肥料经过充分腐熟,以促进植株...
1、白锈病 病菌孢子 最近有几位花友,给石头反映,在养护菊花的时候,发现底部的叶片正反面有一些白色的斑点,其实这是白锈病,是病菌感染了;它是病菌孢子,在气温升高以后,逐渐传染,长到菊花叶子上面了,遇到这种情况,要赶紧用药,向翠贝、敌杀死、阿米多彩都可以使用,这3种选择一种,制成水溶液,每隔两三天...
针对菊花锈病,以下药物的使用效果较好: 一、喷雾防治药剂 粉锈灵:使用15%粉锈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7到10天喷一次,连续3到4次。 萎锈灵:使用25%萎锈灵1500倍液进行喷洒,喷洒频率和次数与粉锈灵相同。 粉锈宁:发病期间,可用25%粉锈宁湿粉剂1500倍液进行喷洒,能有效控制病害。此外,预防时可用粉锈宁进行药物喷洒。
病菌可以在菊花母株或者周年生产的菊花植株以及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以及人工田间操作进行传播。担孢子借风力传播可达700米或者更远,菊花白锈病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一般是由繁殖材料上带菌引起的。菊花白锈病菌属低温型病菌,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病严重,在辽宁地区4-6月份...
在防治菊花白锈病时,一般使用倍数为800-1000倍。具体使用方法为:将霜脲氰按照推荐倍数稀释后,均匀喷洒在菊花叶片的正反面,确保药液充分覆盖病斑。同时,为了增强防治效果,可结合其他防治方法,如加强通风、降低湿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霜脲氰的使用倍数并非一成不变,而...
菊花头号病害:白锈病,预防、处理方法,都在这里了发布于 2022-01-04 11:40 · 952 次播放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收藏喜欢 举报 菊花(花卉)菊花茶虫害病虫害种植业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相关推荐 2:04 鳄鱼为什么不吃卡皮巴拉?因为怕影响智商! Word麻鸭 · ...
•菊花锈病的基本概述•菊花锈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菊花锈病的预防措施•菊花锈病的治疗方法•防治菊花锈病的注意事项 01 菊花锈病的基本概述 菊花锈病的定义 菊花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菊花的叶片、叶柄、茎等部位,导致植物生长不良、早衰,甚至死亡。锈病是由于真菌侵入植物组织后,在植物表面形成黄色...
菊花是菊科重要成员,易受白锈病侵袭。 菊花,作为菊科类的重要成员,同样容易受到白锈病的侵袭。△ 总体策略 选用抗病种苗,保持种植环境清洁,优化空气流通和光照条件,清除杂草。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菊花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选用无病种苗,确保起始阶段就具备抗病基础。保持种植区域清洁,清除残花败叶,并对...
为了有效防治菊花白锈病,可以使用以下特效杀菌剂: 1. 三唑酮:这是一种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和渗透输导作用。它可以有效地防治菊花白锈病,并对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效果。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2. 烯唑醇:这是一种内吸...
菊花白锈病主要侵袭叶片,且幼嫩叶片相较于老龄叶片更易感病。在发病初期,叶背会浮现细小的白斑,而叶片正面则会出现细小的褪绿斑。通过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叶背白斑处的纤毛数量少于正常部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叶背的白斑上会滋生出淡黄色的粘块,叶片正面则出现褪绿现象,小斑块略微凹陷。当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