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遗——莺歌柳书 乐安老生 莺歌柳书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主要流传于山东鲁西南、鲁南以及豫东、苏北等地。它是由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来,以其古朴的演出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曲目而闻名。莺歌柳书的演唱形式多为一弹一唱的双档,曲词内容广泛,涵盖了各种题材,方言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莺歌柳书由明代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清代嘉庆(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间莺歌柳书艺人程梦卜、程作舟名闻鲁豫,表明这一曲艺样式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清末民初,莺歌柳书与渔鼓腔相结合,又进一步衍生出“坠子书”。 山东菏泽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人是清末民初曹县仲堤圈的张瞎子,在他以后相继出现了...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是一种源自鲁西南、鲁南以及豫东、苏北地区的独特民间说唱艺术。据史书记载,它的历史可追溯至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并在这一基础上发展出了坠子书。这种艺术形式已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尽管莺歌柳书历史悠久,但其流传范围并不广泛。在鲁西南地区,曹县仲堤圈的张瞎子(1848...
莺歌柳书题材广泛,曲目丰富,作品既文雅规整,又俚俗浅近,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主要曲目包括《许仙救湖》、《关公辞曹》、《龙凤镯》、《汗衫记》、《杨宗保下山》等十余部中长篇作品和《妙常产子》、《卷箔记》、《兔子拐当票》等六十余种段儿书。莺歌柳书充分反映了山东、河南交界地带的风土民情和地域特点,在...
莺歌柳书,又名莺歌柳子、鹦哥柳,是流行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的一种古老的曲艺。其在坠子书的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坠子母调的一种,根据老艺人的回忆以及现有音像资料的研究,这种结论是大致不误的。因缺少记录,其最早发源已不可考,就从老艺人口传所知的,可追溯至清嘉庆年间的程梦卜,至清末曹县艺人张瞎子...
莺歌柳书亦名莺歌柳子,是流传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相传系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坠子书。据记载,莺歌柳书的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 莺歌柳书虽历史较为悠久,但流传范围并不甚广。鲁西南百年来最有影响的艺人,也是菏泽地区已知最早的莺歌柳书艺...
莺歌柳书主要流传于鲁西南、鲁南及豫东、苏北一带。 2008年6月7日,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莺歌柳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莺歌柳书由明代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莺歌柳书艺人程梦卜、程作舟名闻鲁豫,表明这一曲艺样式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清末民初,莺歌柳书与渔鼓腔相...
#非遗在山东# 【第029期丨曲艺:莺歌柳书·山东省菏泽市】莺歌柳书又称莺歌柳子,是流传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形式。它的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2008年6月7日,山东省菏泽市申报的“莺歌柳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菏泽身边事# ...
莺歌柳书,这一源自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如今在山东菏泽地区依然传承着独特的魅力。它主要流传于鲁西南、鲁南及豫东、苏北一带,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莺歌柳书艺人程梦卜、程作舟的名声传遍鲁豫,标志着这一曲艺样式的成熟。 📜历史传承 清末民初,莺歌柳书与渔鼓腔相结合,衍生出了“坠子书”。山东菏泽已知最早的...
莺歌柳书又称莺歌柳子,是流传于鲁西南、鲁南地区及豫东、苏北一带的一种汉族说唱艺术形式,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传系由产生于明代的柳子戏曲牌“莺歌柳”演化而成,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了坠子书。 莺歌柳书主要节目有 《偷诗》、《妙常产子》、《卷箔记》、《兔子拐当票》等六十段节;《龙凤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