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7日,正值秋色烂漫、层林尽染的美好时节,莲洲乡政府暨乡贤联谊会共同举办了隆重的“重建莲洲书院工程”奠基开工仪式:鞭炮轰鸣,破土动工;全乡瞩目,翘首以待。历经一年有余的紧张施工及精心雕琢,一座充满古色古香韵味、蕴含古莲洲书院建筑元素和象征意义的新莲洲书院拔地而起,...
莲洲书院,亦被称为相乡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甲戌年(1874年)之前。书院创立于清代,由乡民为纪念刘沆、刘定之等人而设。该书院由我县北乡人民为纪念宋代的刘沆与明代的宰相刘定之等杰出人物而共同创立,成为永新四大书院之一。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书院一直秉承尊师重教的理念,致力于立德树人,引领着乡村教育的风...
莲洲书院:知识的港湾,文化的灯塔 坐落于风景如画的溶江之畔,莲洲书院在2023年的岁末完成了其重建工作。随着2024年春回大地,书院敞开大门,热情迎接每一位来访者。它不仅成为了福地莲洲不可或缺的文化堡垒,更是一处宝贵的知识宝库。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在写作大咖曾绯龙主任的《莲洲书院赋》中得到了...
莲洲书院,又名相乡书院,是清代甲戌(1874年)年前,由我县北乡人民纪念宋宰相刘沆、明宰相刘定之等名人所建,是永新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历史近百载,尊师重教,立德树人,引领风尚。清代著名文学家龙文彬、开国中将王恩茂曾讲学于此,永新革命的...
莲洲书院由永新北乡人民为了纪念宋、明两朝宰相刘沆和刘定芝于1874年创建,最初名为“相乡书院”。书院坐落于杨桥街旁的田园风光之中,紧邻清流溶江,环境宜人。四周高墙环绕,门楼翼阁屹立,展现出庄重与威严。院内建筑井然有序,布局考究,包括楼宇、书斋、一堂二祠一馆等,风格明清,古朴典雅。到了民国初期,...
莲洲书院,亦被称作相乡书院,其历史可追溯至清代甲戌年(1874年)之前。该书院由我县北乡人民共同筹建,旨在纪念宋代的刘沆宰相和明代的刘定之宰相等杰出人物。作为永新四大书院之一,莲洲书院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尊师重教的精神。这里曾迎来过清代著名文学家龙文彬的讲学,也见证了开国中将王恩茂的授课。更...
在初冬的微寒中, 莲洲书院仿佛是一位智者,矗立在历史的长河之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娓娓道来那些引人入胜的往昔故事。漫步于书院那青石板铺就的小径, 落叶与薄霜共同谱写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微风与古木在耳畔细语,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书香,仿佛能引领你穿梭时空,与那些古代的先哲们进行一...
由于地势低洼,持续的暴雨导致莲洲乡陷入洪涝灾害之中。莲洲书院周边的油路及沿江安全护栏成为洪水重点冲击的对象,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二、路面惨状与挑战 洪水退去后,原本平坦的油路变得破败不堪,路面开裂、塌陷,部分路段被泥沙覆盖,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尤其是学生和常经过此地的居民,道路的...
莲洲书院之雅称早有耳闻,每逢翻阅《莲洲乡志》关于“莲洲书院”章节时,总是感慨万千,悄然间我被书院之名气而折服。今逢盛世,莲洲乡贤齐心协力,慷慨捐款近两百万元,在溶江水旁重建了莲洲书院。 这是我莲洲的一件喜事,作为福地莲洲一员的我,应该值得去庆贺,但因我事务繁多,总是与仰慕已久的书院擦肩而过,今...
素有永新西北北特区“黄埔军校”之称——莲洲书院,在井冈山时期,曾是永新西北特区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下工农武装割据区域之一,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莲洲书院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培养了大批军事指挥人才,如欧阳洛、刘真、王怀、刘作述、刘奇、陈怀帮、刘水等一大批永新早期共产党人。他们于千难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