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简介:"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1793年起先后在瓦尔特斯豪森、法兰克福、瑞
于是,他的这种性格给他带来了许多问题,在乡村当家庭教师期间,荷尔德林与席勒建立了亲密的联系。此时的席勒,已经是有名的大诗人。他欣赏荷尔德林,甚至有意提携荷尔德林,不仅出版了荷尔德林的诗歌及其《许珀里翁残篇》,还为荷尔德林争取到了出版社出版的机会。当然,席勒对荷尔德林的帮助,不止这些,他还给荷尔德林提供...
由于已被漠视了一个世纪,只有部分作品得以出版——后期的作品遭到了圈外人的歪曲,兰格宣称它们在我们今天看来显然逊色于荷尔德林早期的作品,因为它们显示了精神变态的迹象;然而,冯·海林格拉特(v.Hellingrath)则将它们赞誉为“荷尔德林创作的中心、精髓和高峰,事实上是他临终的遗嘱”。诚然,这两种观点在其评价...
《荷尔德林传》,作者:[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译者:何俊,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7月 诗人作为天职 1770年,荷尔德林出生在施瓦本地区的劳芬。他的家庭在经济和政治上属于“体面者”圈子,也即当地的中产阶级,在信仰方面则属于新教的虔敬派,因而充满浓厚的宗教氛围。荷尔德林从小将诗人作为天职可能与这样的...
荷尔德林文集的创作者· ···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作者 作者简介· ··· 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 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早年在登肯多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1793年在图宾根神学院学神学。1793年起先后在瓦尔特...
荷尔德林全部作品:浪游者(巴别塔诗典系列),秋日:冯至译诗选,恩培多克勒之死(经典剧目),荷尔德林诗集,荷尔德林文集,塔楼之诗,荷尔德林后期诗歌集,荷尔德林书信选,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写给友人,荷尔德林诗选
你看这漫天飞舞的雪花,抑或是星河璀璨的夜空,只有经由人类的奇思妙想,才具有了独特的意义。荷尔德林认为,诗意的栖居,便是宇宙产生共鸣的一种最亲密的方式。 人类通过人类自身的修行,便可以无限地接近于这种境界。因此,“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神灵从不曾依附于自然,不存在于天空之上,不存在于想象之中。
“神的火苗”2019年出版的《荷尔德林传》是萨弗兰斯基最新的一部传记,四年后我终于读到了中译本(何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出版)。展卷之际,我不禁思忖:荷尔德林这位歌德与席勒时代的高古诗人,天性如此腼腆孤静、落落寡合,精神上如此古典的浪漫、浪漫的古典,他的诗作有着无人能及的思想深度而直入诗的...
—— 致亲人 荷尔德林 阿尔卑斯的夜依然晴澈,浮云, 凝聚着喜悦,将空谷深锁。 轻嬉的山风,飘忽无定,啸傲着, 一缕幽光,从冷杉垂落,倏然隐没。 喜极而颤的混沌,渐急渐骤, 稚幼却强壮,为云崖间情人的争斗 欢呼着,在永世的隔阂中酝酿、翻涌, 只因为晨光于其中不羁地绽露熹微。 只因为年华无边踵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