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核 大荔核 力核 丹芝核 丹荔核 大荔 火芝 丹芝 丹荔 火实 炒力核 荔枝核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 荔枝,常绿乔木,高10-15m。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10-25cm,或过之;小叶2...
荔枝核 Lì Zhī Hé 别名荔仁、枝核、大荔核、荔核 功效作用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英文名SEMEN LITCHI 始载于《本草衍义》 毒性无毒 归经肝经、肾经 药性温 药味甘、涩 Semen Litchi(别名)Lychee Seed 别名 荔支、丹荔、丽枝。
荔仁(《广西中药志》),枝核(《四川中药志》),大荔核(《药材学》)。 来源及植物形态 荔枝核,始载于《本草衍义》。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 Litchi chinensis Sonn. 的干燥成熟种子。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采制 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净皮肉,取种子,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
生荔枝核与盐荔枝核荔枝核生品具有理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偏于治肝气郁滞,胃脘疼痛,妇女少腹刺痛,亦治疝气疼痛。盐荔枝核咸以软坚散结,偏入肝经血分,行血中之气,长于疗疝止痛,用于睾丸冷痛及小肠寒疝。 【方剂举隅】 PSMChina 1 荔枝散 《景岳全书》 药物组成:荔枝...
1、疝气疼痛: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g,研末,每日早晨用黄酒送服10g。 2、理气解郁:荔枝核15g,小茴香10g,橘核15g,梗米50g。先将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一起水煎,滤取药液备用,用药液和梗米煮粥食用。 3、治癣:荔枝核适量,醋少许。将荔枝核研成细末,用醋搅拌均匀,涂抹于患处。 4、治肋间神经痛:木香、荔枝...
【中药名】荔枝核lizhihe 【别名】荔仁、枝核、大荔核、荔仁。 【英文名】Litchi Semen 【药用部位】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绿色,具褐色斑点;茎上部多分枝,小枝有白色斑点和微柔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2~5对;小叶革质,叶片长椭圆形至矩圆状...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树的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味甘、涩,性温。归肝、胃经。功效理气止痛、祛寒散滞。临床用名有荔枝核、盐荔枝核。 【本草汇言】 《本草衍义》:治心痛及小肠气。 《本草纲目》: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其实双结而核肖睾丸,故...
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用时捣碎。以粒大、饱满、光亮者为佳。性味与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功能与主治 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效用分析 主入肝经,味苦能泄,性温祛寒,...
治肋间神经痛:荔枝核烧炭存性捣碎,取6克,加广木香6克,水煎服。 治疝气疼痛:㈠荔枝核15克,焙干研末,空腹时用开水送服。㈡炒荔枝核、大茴香各60克,研末,每日早晨用黄酒送服10克,亦治疝气疼痛。 治癣:荔枝核研末,调醋搽患处。 治气滞胃痛: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延胡...
荔枝核具有降血糖、调血脂、抗氧化、抑制病毒、抗肿瘤及抗肝损伤等药理作用。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可抑制病毒和抗肿瘤,总皂苷能抑制病毒活性并降血糖、调血脂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黄酮类、总皂苷类和多糖均具有抗氧化作用,多糖又能提高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20年版.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