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福寺位于鄱阳县城东湖东岸、今鄱阳一中校园内。荐福寺在荐福山,荐福山滨督军湖以东,在一千多年里,荐福寺一直是鄱阳的名刹。这里有唐初欧阳询所书的《荐福碑》,有颜真卿为覆盖碑文所建的鲁公亭;有唐代诗人戴叔伦住过的书堂,有范仲淹构筑的莫莫堂。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荐福碑。荐福碑指的是立于江西...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名句,出自他的《滕王阁序》。这两句诗以其深刻的意蕴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王勃对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思考。以下是对这两句诗的详细解释,结合典故和历史背景,深入分析其内涵。时来风送滕王阁 “时来风送滕王阁”中的“时来风”可以理解为命运的转机或机遇的...
“运去雷轰荐福碑”是说宋代时,范仲淹在饶州(今江西鄱阳)任郡守,遇到一位书生写诗哭穷,说自己时运不济,日子不好过。范仲淹很同情他,就想帮他。饶州有个荐福寺,寺内有块碑,碑文是欧阳询所书,范仲淹见他的字写的不错,就买来墨纸笔,让他去临摹“荐福碑”,卖字维生。可是当天的晚上,一个霹雷将“荐福碑...
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保持警觉、谨慎、努力和积极的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把握机会并应对挑战。
雷轰荐福碑,比喻背时倒运,办事不顺利。穷书生时运不济,范文正公本想为他拓碑筹一点钱,不承望一夜雷电竟将碑击了个粉碎。出自宋·彭乘《墨客挥犀》:“范文正守鄱阳,有书先上诗甚工,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字,荐福寺碑墨本值千钱。文正...
“一夕雷轰荐福碑”出自宋代苏轼的《残句一夕雷轰荐福碑》。“一夕雷轰荐福碑”全诗《残句一夕雷轰荐福碑》宋代 苏轼一夕雷轰荐福碑。作者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
《荐福碑》,元·马致远作。写穷秀才张镐历尽千辛万苦才得以中状元的故事。此外就是诗人阿袁(即陈忠远)所涉的"荐福碑"诗:"从容写得春华梦,已是人间荐福碑。" 简介 全剧共四折一楔子。 剧情是:秀才张镐寄居张家庄一同名(谐音)庄主张浩处,以教学童为生。好友范仲淹前来探访,将张镐所写万言长策带回朝廷,并...
国学常用典故:“雷轰荐福碑”“雷化龙梭”的传说 雷轰荐福碑:在很久以前,传说宋代范仲淹在饶州任太守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史上最贫寒”的书生来拜访。当时欧阳询的荐福碑是十分的值钱,范仲淹想给这个书生拓一千本,让其拿去糊口。纸墨笔都已备好,不料前一天夜里一阵雷雨过后,碑被雷击碎了。后来就以“...
“雷轰荐福碑”出自宋代释绍昙的《偈颂一百一十七首》。“雷轰荐福碑”全诗《偈颂一百一十七首》宋代 释绍昙雷轰荐福碑,天秘无文印。字义既难明,心传谁得正。东湖泻恨浪滔天,惊{确石换忄}瑞岩残梦醒。猛拍阑干,叫天不应。哭泣不成兮笑不成,野花泪湿千峰影。《偈颂一百一十七首》...
鄱阳荐福碑 荐福寺坐落在鄱阳县城东湖东岸(今鄱阳一中校园内),《鄱阳县志》载:“六朝或唐初建。”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耿湋到饶州搜求遗书时,游经荐福寺,作有《荐福寺送元伟》诗:“送客攀花后,寻僧坐竹时。明朝莫回望,青草马行迟。”《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称:“荐福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立大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