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附子》是出自《本草纲目》的条目。作品原文 释名 其母名曰乌头。气味 辛、温、有大毒。主治 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
苏颂谓:“五者今并出蜀土,都是一种所产,……其亩高三、四尺,茎作四棱,叶如艾,其花紫碧色作穗,其实细小如桑椹状,黑色,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乃有四物。”《本草纲目》载:“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其产江左山南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
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 附子从它本身来说,大辛大热有大毒,这个毒性是指它的偏性,你就像苹果偏凉,它的偏性和蒲公英比或连翘比永远达不到治疗的作用。所以热不过附子,那就是要补阳气,干姜,吴茱萸也罢,在补阳的力度,它都达不到附子的偏性,所以大补命门肾火,回阳救逆,非附子莫属,用其他根本救不回来。 还有像...
最后,还有一味甘草,甘草一方面可以调和诸药,另一方面可以缓急、止痛;而且甘草甘甜,可以生津,又可以防止这个方子过于温燥,伤害阴津。那么,这4味药合在一起就是甘草附子汤了,既祛湿、又散寒止痛。如果你也有痛风,用了很多清热解毒的药没有效果,遇冷加重,这个时候不妨考虑用甘草附子汤试试。
比如“此草”曾在《本草纲目》上赫赫有名,如今被人忽视,不知其珍贵!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植物,名字就叫做附子,比较具有迷惑性,因为和“香附子”这种植物就只有一字之差而已。但是,它们的特征却是截然不同的哦!虽然以前附子可以作为很珍贵的中药,甚至在《本草纲目》的药方当中也时常见到它的身影,但是现在...
甘草附子汤通常一天喝三次。甘草附子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具有暖肌补中、益精气之功效,通常可以改善伤寒引起的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身微肿等不适,同时还可以缓解头晕目眩、不知食味等症状。 甘草附子汤的主要成分包括甘草、白术、桂枝、附子等,通常在煎熬此药物时,需要选择1.2升左右的水,然后将以上中药材放入水中,当...
例:大塚并治十七岁小女孩急性多发性关节风湿。发于扁桃体炎后连续高热不退,四肢疼痛,2~3日后膝关节、脚关节也肿起来,颇痛,不能站立,呼吸迫促,尿量减少,虽流汗热不退,也有恶寒,脉浮大,占湿无苔连续用汁草附子汤二个月痊愈。 例:《汉方处方解说》载藤平健先牛门己曾因...
第一种附子 附子又名乌头、草乌、盐乌头、鹅儿花等,在我国农村里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路边野草,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的农村里,而它的生长位置主要是山坡、路边,附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回阳救逆、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其主要药用部位则是附子的根部。除了药用价值以外,附子还具有食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