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王坝村的水渠工程 “我愿意牵头,负责到底” 这一决定得到支持 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 ——螺蛳洞引水工程 从此列入县重点水利工程 “大发渠”上天 草王坝改名团结村 1992年,工程正式动工 这一天,天还没亮 200多村民就在黄大发的带领下 背着背篓带上工具 举着火把再次上山了 螺蛳洞引水工程沉寂了10多年之后 终...
而在贵州省遵义市,也有一条和红旗渠类似的水渠,人们称之为“大发渠”。大发渠的长度只有7.2公里,但是这却几乎是完全靠一个人的一辈子的精力的来开凿的。开凿这个水渠的人叫做黄大发,他是平正乡团结村草王坝的村支书。草王坝是一个十分偏远的村庄,也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村庄。在贵州,并不担心地方的偏远,因...
贵州省遵义市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带领村民用30多年的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近十公里长的引水渠,使荒山变成良田。棒起这甘甜的生命之水,黄大发大笑。巡渠时的黄大发快活得像个孩子。冬去春来,风餐露宿,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终于建成了“人间天渠”。大山深处的这条人工水渠主渠长7200...
草王坝村水渠修了多少年 最终经过36年不懈的努力,于1994年,草王坝村迎来了丰富且干净的水源,这一路涉及到了3个村庄,10余个村民组上千人,也跟着一起享福,在整个修渠过程中,除了黄大发在一次炸山过程中被溅出的石头炸伤了手骨,全村人员没有发生一起工程事故。 上世纪60年代,在贵州北部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①③符合题意,遵义市平正乡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36年来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建成横跨9个悬崖,长7公里的水渠,解决了当地的极度缺水问题,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水渠修好后,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黄大发的事迹说明价...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黄大发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地流进草王坝村,群众给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水渠修好后,为了兑现“致富”的诺言,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群众“坡改梯”...
中国奇迹——花甲老人 36年绝壁凿出生命之渠! 贵州是一个地形地貌相当复杂独特的省份,素有“地无三尺平”的称号,在交错的山谷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落,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便是其中之一。当你走进草王坝村时,会看见一侧的悬崖峭壁上面有一条被游客称 - 广东省立中山图
遵义市平正乡草王坝村村支书黄大发36年来带领群众绝壁凿天渠 建成横跨9个悬崖 长7公里的水渠 解决了当地的极度缺水问题 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条件 水渠修好后 黄大发把精力又放在脱贫致富上 他先后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 带领群众“坡改梯” 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 黄大发的事迹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
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力”;那些不急不躁,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奋进的人,才能在日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