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果具有抑制胃肠运动,并有利水除湿作用,同时临床实践证明,草果具有杀灭体内蛔虫的作用,可以起到驱虫效果。常食草果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蛔虫病,并且缓解寒湿内聚、食积腹满,推荐食疗方: 团鱼汤 材料:甲鱼1000克,羊肉500克,草果5克,调味品适量。 做法:将团鱼放入沸水锅内烫死,去头、爪、甲壳及内脏,洗净,切丁;羊肉洗...
草果的研究与常用药方食用草果的注意事项 草果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草果有燥湿除寒,祛痰 截疟,消食化食的功效,草果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 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草果有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的功效,但气 虚或血亏,无寒湿实邪者忌服草果,草果治疟疾,胃中寒 痰凝结,不易开解:草果、常山、知母、...
草果,这种在中药材中并不算特别显眼的草本果实,近年来却频频出现在抗疫方剂和养生话题中。从古至今,草果在中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用于解表化湿,又能理气止痛。它的药性独特,功效全面,尤其是在暖胃祛湿、缓解腹胀、改善舌苔厚腻等方面表现突出。草果究竟为何能在抗疫等重大方剂中发挥作用?它的药理作用又...
半夏(泡)2钱,赤茯苓2钱,甘草(炙)2钱,草果(炮,去皮)2钱,川芎2钱,陈皮2钱,白芷2钱,青皮(去白)1钱,良姜1钱,紫苏1钱,干葛4钱。 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大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当发日侵早连进3服。
主治 用法 记载 组成 主治 治湿疟,热少湿多,舌苔白腻,胸脘痞闷,寒起四肢,渴喜热饮。 用法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记载 《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 厚朴4.5克 杏仁4.5克 草果3克 半夏6克 茯苓块9克 广皮3克 相关推荐 类似功效 清咽利膈散 清咽利膈汤 清咽利膈丸 清咽宁嗽汤 清咽散...
知母性寒,入足阳明药,用治阳明独盛之火热,使其退就太阴也;草果性温药,治足太阴独盛之阴寒,使其居于阳明也;二经合和,则无阴阳交错之变,是为君;常山主吐胸中痰结,是为臣;甘草和诸药,乌梅去痰,槟榔去痰癖,破滞气,是佐药;穿山甲者,以其穿山而居,遇水而入,则是出阴入阳,穿其经络于营分,以破暑结之...
处方: 厚朴1钱半,杏仁1钱半,草果仁1钱,半夏1钱半,茯苓3钱,广皮白1钱半。 各家论述: 《成方便读》:夫疟之一证,多因伏暑所致。然暑必兼湿,若脾胃湿盛之人受之者,发则以上等证作矣。故虽热渴,而仍欲热饮也。治之者,当以苦辛温之法以化之,使湿化则暑无依附,而病自愈耳。草果辛温香燥,气猛而刚...
半夏草果散 ( banxiacaoguosan ) 半夏草果散《普济方》 主治:岚瘴及一切疟疾。 处方:半夏7个(汤泡7次,每次百沸,候冷用手搓去滑),全青橘皮4个,枣子5个,乌梅5枚,草果子2枚,生姜2块(草果大),甘草2寸(炙黄)。 制备方法:上并洗净,烂捶碎。
草果散 主治 妊娠脏气本虚,宿夹风冷,脾胃久弱,脏腑虚滑,脐腹(疒丂)痛,日夜无度。 记载 《妇人良方》卷十五。 组成 厚朴(去粗皮,姜汁浸,炒黄)2两,肉豆蔻1个(面煨)草豆蔻1个(煨)。 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
应该是1.5克 达原饮--《瘟疫论》卷上 【处方】槟榔6克, 厚朴3克, 草果仁1.5克 ,知母3克, 芍药3克 ,黄芩3克 ,甘草1.5克。【功能主治】开达膜原,辟秽化蚀。主治瘟疫初起,憎寒发热,渐至但热无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身疼痛,脉数舌红,苔白厚如积粉。现用于疟疾、消化道虫积湿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