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选者姓氏。今此两说并存。此书编于何时,巳不可知,其流传则当在南宋中叶以前。《四库全书总目》云:“王楙《野客丛书》作于...
可以说,《草堂诗余》揭示的这些创作奥秘,为中国词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也要看到,《草堂诗余》中的一些观点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清空”可能会导致作品缺乏现实感。但这部著作对宋词乃至整个中国词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我们研究宋词艺术的重要参考。通过对《草堂诗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
杨慎在《词品》自序中就如此重视地提到《草堂诗余》,而不是像一般人所做的那样,放在词话里面去讨论,无疑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他的词话中,承接着这一思路,也对《草堂诗余》多有涉及,对此,我们将放在下面处理。现在首先要提出的是,正是由于杨慎对《草堂诗余》如此重视,才有了所谓杨慎评点的《草堂诗余》的行世。
草堂诗余 清河书屋 图文详情共8张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民国 (1912-1948)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影印 装帧:线装 尺寸:20 × 13 × 1 cm 册数:2册 售价¥600.00 品相八品 发货 承诺48小时内发货 运费 上书时间2015-06-11 数量 仅1件在售,欲购从速...
《草堂诗余》中地选词,首先是极为注重词汇的精准性。杜甫常常通过细腻的词汇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喜悦或悲伤而是深沉、复杂且多面的。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无家问死生这一句简单却充满力量。所选死生二字。便精准地传达出杜甫当时心境的矛盾与压抑。与其用更直接的词汇表达命运的不...
第四单元《草堂诗余》 《草堂诗余》是南宋人编辑的一部词 选,它在元明时最为流行,是对明代词坛 影响深远的一部词集。 一 一、书名的含义 诗余,词的别称,词为诗之余,因为 词源于诗,所以,也称之为“诗余” 。草 堂,指的是杜甫。杜甫晚年流寓四川成都, 在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即“杜甫草堂” 。,图3,...
《草堂诗余》:南宋时期编选的一部以题材分类为主的词选集。 《乐府指迷》:南宋沈义父所著论述词法及创作理论的词学专著。 1. **偷声**:源于唐宋词调变体手法,“偷声”指在原词调基础上减字或缩短句数,调整音乐节奏形成新调。与“减字”(仅减少字数不并句)、“摊破”(增字或添句)并列,属词体形式演...
新订类编草堂诗余(全二册) 作者 [明]顾从敬编海继恒整理杨万里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第1版 ISBN 9787573202130 定价 118.00 内容简介 《草堂诗馀》是南宋坊间编选的一部堪称“现象级”的词集,影响了几百年中国人的词学审美趣味,在词学史上影响深远。宋元以来版本林立,经过多...
在明代,《草堂诗余》一书独树一帜,备受瞩目,其广为流传的程度超越了其他同类作品。当时,对《草堂诗余》三卷书影的热衷使得众多书商竞相刊刻,现存的明代版本就有二十多种,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它在词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成为了当时文化领域的焦点和研究的核心。众多文人墨客,如杨慎、李攀龙、唐顺之、...
草堂诗余 宋词 唐五代词 古诗词 杨慎点评一函四册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中国书店所藏明万历四十八年闵暎璧朱墨套印本影印《草堂诗余》成书于南宋,所收词作以宋词为主,兼收一小部分唐五代词。至明代广受重视,名声大噪,其流行情况非其他词选可及,在当时词学界亦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和中心。许多文人学者如杨慎、李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