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草医案》是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喻昌)所著的经典中医医案集,以“先议病后用药”为核心思想,强调辨证论治与个体化诊疗,对后世中医临床实践影响深远。 一、作者及成书背景 喻嘉言: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璐、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医家”,学术思想融合伤寒与温病理论,注重临床实践。 1. 成书时间:本书成书于164...
我判断应该是伤到筋,没有伤到骨头,顶着家庭压力没有去医院。 当晚在网上搜到一个简单的方子,就是用伸筋草30克,透骨草3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三七粉10克煮水泡脚。于是第二天我按方抓药,煮了十多分钟后兑到泡脚水里,给孩子泡了20多分钟,期间还把...
【名家医案】国医大师王庆国三草芍甘汤治疗高血压,头痛,眩晕 清肝泻火,养血柔肝方——三草芍甘汤 Part.01 临床基础 【来源】“燕京刘氏伤寒学派”经验方(刘渡舟创制) 【组成】益母草30g,夏枯草20g,龙胆草10g,白芍30g,炙甘草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肝泻火,养血柔肝,活血利水。 【主治】高血压,头痛...
刘国普医案;陈某某,男,45岁,l974年6月29日诊。有偏头痛史已五年余。近三月来,午后加剧抽掣疼痛,经颅骨摄片、脑电图、脑血流图及血脂等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神经血管性头痛。先后服过川草茶调散、杞菊地黄九、血府逐府汤等,均无显效。面潮红,心烦,耳呜,多梦,口干微苦,二便正常,舌尖边红、少昔,脉弦...
马鞭草,又称野荆芥、退血草,具有利水消肿、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减少下半身水肿,治疗痛经、闭经、水肿、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病。 马鞭草多数生长于原野;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马鞭草,又称野荆芥、退血草,多年草本生,植株高30...
1、医案桂枝甘草 医案桂枝甘草桂枝甘草一、心悸痛 胡梦先医案:林某,5,39岁,1960年8月10日就诊。自诉:心悸而痛喜按,服许多止痛药阁效,大小便正常,时有自汗出。诊其六脉微缓,苔白滑。断为虚痛,用桂枝甘草汤: 桂枝18克,甘草9克,顿服。 服后痛即消失。 (福建中医药1964;(5);封三) 按语:凡痛,拒按属实,...
车前草煎汤治痛风 车前草有利水通淋的作用,能增加对尿素、氯化钠及尿酸的排泄,用车前草治痛风的原理,在于通过利水而增加尿酸的排泄,从而纠正嘌呤代谢紊乱,故长期服用行之有效。 赵某,男,45岁。患者于2年前患指、趾小关节红肿热痛,某医院诊断为痛风。服药后症状时有缓解。近日复发,指、趾关节疼痛较重,趾、指...
医案分享:慢性肾炎--复方三草汤 处方:白术、泽泻、云苓皮、桂枝、鱼腥草、鹿含草、益母草、车前子、党参、附子 水煎服,每日一剂,15日为一疗程。至症状完全缓解后去附子,继续服用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中医辩证:脾肾阳虚 治法:湿阳利水,健脾补肾 临床效果:叶某某,男,45岁。初诊,患者于八年前患急性肾炎,经某...
以上验方、医案治疗小儿疳证均以谷精草为主药。一方面,按照“治肝可以和胃”的原则,谭礼初找到“清肝甦胃法”治疳证的新方法。另一方面,按照“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谷精草药性既不温燥,也无寒腻,故重用其散风热,禀谷之余气,益脾胃而舒达肝气。生牡蛎咸寒能软坚消积,清热敛阴。五谷虫、鸡内金皆具...
医案里头,刘师在原方基础上,加入丹皮、白芍、蒲公英和紫花地丁。 这里头,龙胆草清肝经湿热。它劲儿大。这东西你一品尝就知道,放在嘴里立刻就干巴巴的。龙胆草、栀子、黄芩,用于清肝经之湿热。 泽泻、木通、车前子,用于利水利尿,让湿热之邪随小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