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归纳了书法三大要素:“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茍守一途,即为未得。” 所谓“识势”,就是要认识一个字中的笔势。“势”可以通过物体的“形”感觉到,我们经常说“形势”。 “势”的表现有所不同。若稳稳地站立,我们说这是“静势”,倾侧的,比如意大...
造诣超过他的老师杜度,只是过于追求媚俗,有些浮华。袁昂说:“崔瑗的书法象高峰阻日、孤松一枝,鹤立群峰之首。”王隐称崔瑗为“草贤”,说他章草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小篆臻于妙境极至。 崔瑗像
《草书势》已佚,但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中保留了其全文,因而此篇见于《历代书法论文选(16页)》中西晋卫恒《四体书势 草势》。 《一日帖》(传为卫恒所书) 命题角度 名词解释 书法家类:崔瑗 书学论著类:《草书势》(西晋索靖亦著有《草...
《草书势》的文辞非常精简,对开拓大家对草书创作的思维,具有启发性的引导。索靖书法得张芝所传,姿态妙嫚。他对自己的书法很自重。他把自己书法的字势称为“银钩虿尾”。欧阳询坐于碑石下三天三夜不忍离去的故事,说的就是索靖所书石碑。
其次,从艺术角度来看,《草书势》对草书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崔瑗认为,草书之美在于其“状似连珠,绝而不离”,即草书笔画连绵回绕,但又不失独立之势。这种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得草书在表现情感、抒发个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此外,崔瑗还强调了草书在点画、结体、章法等方面的技巧,为后世书法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
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初是为了记录鸟迹而发明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典籍越来越多,书写工具和材料也发生了变化。草书的简化是为了适应快速书写和政治权力的需要,特别是在官事繁忙的时候。🖋️ 草书的艺术特征 草书之法,简略而精炼,能够迅速传达信息。它的笔画灵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草书的字...
崔瑗《草书势》 《草书势》原文 圣皇御世,随时之宜,仓颉既生,书契是为。科斗鸟篆,类物象形,睿哲变通,意巧滋生。损之隶草,以崇简易,百官毕修,事业并丽。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虬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盼向,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
一枝柔软的毛笔要能在纸上挥洒自如,要使笔能力贯注到笔尖,我们平时就应该为悬腕作书和灵活运腕,打下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肘能悬,腕能活,则笔势有余。明丰坊《书诀》中说:“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2、得其骨力,形势自生。“势”必须以“力”为后盾,笔力和骨力有着十分...
不同书家风格差异显著:怀素善用连绵环转,将“势”写成螺旋上升结构;王铎则强调方折顿挫,在字内制造块面对比。 研习建议可分三步:首先精研《书谱》《十七帖》中的经典范式,掌握基本笔顺与结构比例;其次通过水写布进行单字分解练习,重点攻克“力”部的弹性笔法;最后结合整幅作品创作,体会字势...
《草书势》为索靖“述草书流变”之作。其中“命杜度运其指,使伯英回其腕”之言,语出惊人,不禁令人拍案叫绝!个人感想:若工书勤勉与用心用情至极致,用指与运腕的功力自可获得如杜度、张芝这样的草圣级大神法力相助。吾也由此对“下笔若有神”有了新解!欢迎大家分享学习任何新知的意外惊喜与乐趣!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