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于长沙博物馆的唐代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它的整体尺寸为身长13.4厘米、宽8.4厘米、高9.5厘米,屉长12.7厘米、宽7.5厘米、高2厘米,座长14.9厘米、宽9.9厘米、高2厘米,总重量为1472克。🏺 这件茶罗子由盖、罗、罗架、屉和器座五部分组成,均为錾刻成形,纹饰鎏金。顶盖面上錾刻了...
茶罗子是用于筛茶末的器具,其顶部盖面錾刻有两首尾相对的飞天,头顶及身侧衬有流云。盖刹四侧各饰一和合云,两侧还饰有如意云头,刹边饰有莲瓣纹,盖立沿饰有流云纹。罗架两侧刻有头束髻、着褒衣的执幡驾鹤仙人,另两侧錾刻有相对飞翔的仙鹤,四周饰有莲瓣纹。 🔍 底部錾刻有“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
-, 视频播放量 65、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beyondzhu,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舌尖上的美食 陈春丽重庆老火锅,探店系列微剧《西游》之金箍棒,老人和鹅的故事,玩啤国度•纯手工啤酒,锅贴的故事,吉祥人家·十三姨太油爆虾
茶罗子 在唐代,当茶碾末后,必须放入罗子里筛,用来分开精粗,以便贮用。但罗子是个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楚。陆羽在《茶经·茶之器》篇有“罗合”一节,说它是一个“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的有盖的盒子。用来罗茶的是用“巨竹剖而屈之成型,再绷上纱绢”的。看来,这倒和南宋审安老人在《茶具...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银茶罗子】 唐。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官出土。通髙9.5cm,长13.4cm,宽8.4cm。由盖、罗、屉、罗架、器座五部分组成。罗架中上层为罗,罗分内处两层,中夹罗网。罗架下层为屉,以盛罗下之茶粉。罗架焊接于壶门座上。华美精巧。 陕西法门寺博物馆藏 1/1 ...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1987年,当尘封千年的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地宫被打开,历史穿透时光,自唐朝而来的记忆被重新唤醒,这件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就一直闪耀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光芒。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呈长方体,由盖、罗、屉、罗架、器座组成。现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1987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唐塔地宫后室,现收藏于法门寺博物馆。茶罗子长13.45厘米,高9.8厘米,整件茶罗子呈匣状,中间夹有罗屉,其用途是将碾好的茶叶进行过筛,“罗细则茶浮,粗则水浮”。罗的出现表明当时的人们对茶末的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法门寺地宫...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名称】: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年代】:唐 【类别】:金银器 【出土年份】:1987年 【尺寸】:通高9.5厘米,长13.4厘米,宽8.4厘米;屉长12.7厘米,宽7.5 厘米,高2厘米;全重1472克 【收藏单位】:法门寺博物馆 【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
罗底刻:“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罗子一副,全共重卅七两,匠臣邵元、审作官臣李师存、判官高品臣吴弘慤、使臣能顺”。另有“十九字号”錾文两处,墨书、刻划“五哥”各两处。 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该书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
唐代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茶罗子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初四日,唐僖宗归安佛骨于法门寺,以数千件皇室奇珍异宝安放地宫以作供养。198l年8月24日,法门寺明代真身宝塔半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