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白星病的发病初期,我们可以使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吡唑醚菌酯,或者是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进行喷施。每周只需喷施一次即可,大概喷施3次左右,就能有比较明显的防治效果。
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图:茶白星病 防治方法:(1)分批采茶、及时采茶可减少该病侵染,减轻发病。(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3)于3月底-4月上旬春茶初展期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茶白星病的识别与防治 茶白星病,又称茶白斑病或点星病,是由茶叶叶点霉引发的茶树常见叶部病害。该病害主要侵染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影响茶树新梢的正常生长,缩短节间,减轻芽重,并导致叶片易脱落。严重情况下,整个叶片可能枯萎死亡。若用感病芽叶制作干茶,冲泡后的叶底将布满星点小斑,破碎率上升,...
茶树白星病是主要危害茶树嫩叶、嫩茎的一种真菌型病害。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叶点霉属。 世界上主要的产茶国均有发生茶白星病危害的情况。茶树白星病的发生主要分布在高山茶园,寄主除了我们常见的山茶植物,还有油茶等茶树。茶树嫩叶被侵染以后,刚开始生长出针头状褐色的小点,周围有黄色晕圈,后来逐渐扩大成圆形...
茶白星病 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族等省茶区均有茶白星病发生。 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为1-2mm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隆起线。
茶白星病 症状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一2mm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
春末或者夏季,在湿度大光照少的高山茶园,常常会爆发一种叶片病害。星星点点,密密麻麻,近看了往往让人犯密恐症。虫害?炭疽病?虽然同为斑点,但这种斑点小而多而密,并不是虫害,也不是炭疽病,而是另一种病害,叫茶白星病(tea white scab disease)。
为了验证苯甲醚鲜胺与戊唑醇复配剂在治疗茶树白星病方面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 在对比实验中,我们将苯甲醚鲜胺与戊唑醇复配剂与常用的杀菌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复配剂在防治茶树白星病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在相同的用...
近期,好多种植户询问一种病害-茶白星病。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茶树上常见的病害的鉴别与防治方法。发病症状和发病条件:在嫩叶上产生圆形小病斑,中央凹陷,初为红褐色,边缘紫褐色,后期呈灰色并散生细小的黑粒点。病斑多时可互相愈合为较大病斑,并使叶片扭曲呈畸形。叶柄和嫩茎上病斑呈暗褐色,后变灰...
茶白星病主要危害嫩叶,也危害新梢、叶柄及幼果皮,侵染初期在嫩叶上形成针叶状褐色小斑点,后病斑扩展为圆形,呈灰白色凹陷状,散生黑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叶柄发病初期为褐色,后变为灰白色,最后导致组织枯死。病叶对制成的干茶品质影响很大,苦涩且具有异味。 茶树白星病病叶(罗禄怡摄) 侵染循环与发生规律 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