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过武夷山的人,多数有乘竹筏欣赏过九曲溪的美景,然而有认真留意过九曲溪中茶灶石者就不多了。在这不多的人群中,知道一代理学宗师朱熹为这块茶灶石,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茶灶》的,估计就更少了。茶灶石(摄影:黄彩媚)在武夷精舍门前的溪水中央,有一块天然的岩石,石上有不少凹坑、洞穴,像是...
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圣地,其中一块被历史赋予特殊意义的石头,因其与朱熹的际遇,被命名为“茶灶石”。它静静地立在碧水旁,名字刻在石上,见证着千百年前的岁月变迁。在宋朝,这里曾有三位文化界的巨擘——理学家朱熹、诗人陆游和词人辛弃疾,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朱熹(晦翁)...
咏武夷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马瑞作品《茶灶石》茶灶石 (元)蔡廷秀 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啜罢骖鸾归洞府,空余石灶锁烟霞。艺术简介 马瑞,女,汉族,甘肃省庆阳市西峰人,本科学历,先后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北京师范大学书法本科,2008年至今从事书法教育工作。大山万象书法培训...
意思就是说:茶灶本来是在盛产天下名茶的顾渚山边上的太湖之中。现在飞到了新的“摘茶之国”武夷山,坠在了武夷山的九曲溪水之中,化成了一块美丽的茶灶石。“笠泽”原指松江,在此指的是太湖。朱熹的原诗是“仙翁遗石灶”,杨万里完全可以“茶灶本蓬莱”或“茶灶本仙庭”之类的,为什么偏偏要说茶灶本来...
“茶灶石”位于隐屏峰西南面九曲溪的第五曲中,形若砥柱,色似璞玉。朱熹性好山水,常呼朋唤友于天地之间坐而论道。五曲隐屏峰下的庐舍园圃,原是他义父刘子羽家族的产业。朱熹青少年时期及任冲佑观提举期间,常随义父和师友游学居住于此。53岁时,更在此辟地修建了“武夷精舍”,长居达8年之久,著名的《四书集注》...
一次,夕阳西下,石岛上的“茶灶石”成为他们的交谈之地。瓣翁问及石名,放翁提议以“茶灶石”为名,晦翁则欣然同意,亲自题字并刻于石上。从此,这个名字流传开来,伴随着他们的思想和诗文,从武夷山扩展到全国各地。朱熹在为“茶灶石”题诗时,诗中流露出对“三翁聚首”那段美好的记忆:“仙翁遗...
茶灶石【元】蔡廷秀 茶灶石【元】蔡廷秀 •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啜罢骖鸾归洞府,空余石灶锁烟霞。11/20/2018 11/20/2018
茶灶石 茶灶石是以前烹茶的时候支烹茶壶的石头,据说时间久了茶灶石都是茶香怡人。陆游诗:“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蔡廷秀《茶灶石》“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等,都是清新佳绝的咏泉诗作。 闲于竹里试银芽 江、河、湖水:均为地面水,所含矿物质不多,通常有较多杂质,浑浊度大,受...
#古峪说茶# 【武夷三翁与茶灶石 第一话】武夷山地灵人杰,圣贤频聚,任意一块山石,一泓碧水,都可能曾与某位名人结缘,与某段历史邂逅。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一处澄潭碧水上,遗世独立着一座石岛,石岛上隐约刻着“茶灶”两个大字。在水一方的这块磐石,其貌不扬,却不平凡。它曾围坐过中国历史上三位文化巨人...
茶灶石 朝代:元朝|作者:蔡廷秀 仙人应爱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 啜罢骖鸾归洞府,空馀石灶锁烟霞。 注释 1.七言绝句押麻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七十五 猜您喜欢 1.《江上作》元朝·吴全节短棹轻舟几度过,月明江上《竹枝歌》。故山归去青依旧,华发添来白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