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唐代著名诗人,本名谢清昼,浙江湖州人,是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他年轻时就信仰佛教,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移居湖州的妙喜寺,终老于此。皎然学识广博,文章诗句清丽闲淡,一生著作颇丰。他淡泊名利,坦率豁达,不喜欢迎来送往的世俗客套,唯品茶是他的嗜好。皎然移居妙喜寺时,有幸结识了“茶圣”陆羽。两人都...
皎然,这位唐代文僧、诗僧、茶僧,最爱的乐事莫过于与文人雅士们共聚一堂,品茶赋诗。在那个年代,宴席多为酒宴,而皎然却凭借一己之力,将茶宴在文人雅士中发扬光大,从此流传至今。茶宴常常设在庭院之中,清风明月为伴,即便没有清风明月,有茶缘同道、风雅之士也意兴盎然。皎然有一首《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唐代〕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送灵澈 皎然 〔唐代〕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待山月 皎然 〔唐代〕夜夜忆故人,长教山月待。今宵故人至,山月知何在。问天 皎然 〔唐代〕天公何时有,谈者皆不经。谁道贤人死,今为傅...
皎然自己喜欢喝茶,也喜欢聚集一群志同道和的文人一起品茶,他把自己召集的宴会称为——茶宴。皎然以茶会友,以茶吟诗的作风,在当时很快就流行起来,大家纷纷效仿,引为雅事。《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
说起“茶道”,我们先说一下僧人皎然,他是南北朝时期南宋谢灵运的十世孙,俗名谢清昼,浙江吴兴人。与颜真卿交好,二人常诗茶唱和,文字往来,可见彼此都是文聪心秀之人。僧皎然生活恬淡,性情随和,是一个集佛学、茶学和文学于一体的一代宗师。《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
皎然早年信仰佛教,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迁居湖州乌程杼山麓妙喜寺,与武当元浩、会稽灵澈为道友。皎然博学多才,不仅精通佛教,还精于经史子集,他文笔清秀瑰丽,作品也很丰硕。最重要的是,皎然不仅是个诗僧,更是个茶僧,他精于烹茶,作有许多茶诗。
是年十月,皎然在湖州为嫡祖谢安立碣,邀请裴清撰文——“湖州立晋谢公碣,唐裴清撰,僧道选书,大历七年十月十一日龙兴寺沙门皎然建。” 大历八年正月,新年的喜庆气氛犹浓,颜真卿姗姗而来上任。《颜鲁公文集》记有此事:“(大历)七年秋九月,归自东京,起家蒙除湖州刺史,来年春正月到任。” ...
皎然和陆羽不是俗人,是超凡脱俗的茶仙,他们要用菊花来就茶喝,而且一定也从中体会到了那种特有的香,是喝酒的俗人难以理解的。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皎然展现了自己在品茶方面极深的造诣。《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
诗中描绘的场景,仿佛让人闻到了茶香,这便是《九日与陆羽饮茶》的意境。诗的作者,是那位著名的茶僧——皎然。🍵 皎然不仅擅长制茶,更是茶的忠实爱好者。他的茶诗充满了韵味,以茶代酒,倡导一种新的品茗文化。在唐代,禅宗寺院对饮茶的讲究,让皎然的茶诗更加深入人心。
真是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当时皇室对于紫笋茶的喜爱。至于顾渚山,现在也是可以回顾茶文化发源地的景点之一。对茶文化感兴趣的游客来到这里游玩,还可以收获绿植绕亭的自然美景。今天,且让我借着茶僧皎然的名头,以茶会网友。也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对湖州与湖州的茶有所了解,欢迎来评论区各抒己见~(图片来源网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