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汤(又称茵陈蒿汤)的经典原方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由茵陈蒿、栀子、大黄三味药物组成,是中医治疗湿热黄疸(阳黄证)的代表方剂。 一、原方组成与剂量 茵陈蒿:六两(约18克),为君药,主清热利湿、退黄疸。 栀子:十四枚(约9克),为臣药,助清热泻火、利湿退黄。 大黄:二两(约6克),为佐药,通泄瘀...
茵陈汤【来源】《外台秘要》卷四引《近效方》。【组成】茵陈12克黄芩6克栀子9克升麻9克大黄9克龙胆草6克枳实6克(炙)柴胡12克【用法】上八味,切。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主治】黄疸。身面眼悉黄如金色,小便浓如煮黄柏汁者。【加减】若虚羸,加生地黄30克,栀子加至21克,去大黄。反馈...
1.清热解毒 茵陈汤中的茵陈、黄芩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症状的治疗。 2.利湿退黄 茵陈汤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对于黄疸、肝炎等肝胆疾病有显著的退黄作用。常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黄疸,如急性肝炎、胆囊炎等。 3.护肝降脂 茵陈汤中的茵陈、泽泻等药...
今天我们主要说一说柴胡茵陈汤。 【配方】柴胡、郁金、首乌、地龙各12g, 荷叶、鸡内金各10g, 泽泻、茵陈、草决明、丹参各15g, 山楂30g等。 方中柴胡、郁金疏肝利胆, 清利湿热;山楂、鸡内金消积降脂;茵陈、泽泻甘淡渗湿, 化浊降脂;草决明、荷叶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茵陈鲫鱼汤润透肝脾 茵陈鲫鱼汤真的是我的心头好!茵陈有利胆护肝、利尿解热的功效,而鲫鱼则能养肝健脾。两者搭配在一起,简直是天作之合。这款汤不仅口感清淡鲜美,还能有效润透肝脾。特别适合春季养生哦! 🍵茵陈大枣茶排湿气 茵陈大枣茶是一款超级健康的茶饮。茵陈“清利湿热”的功效配上红枣的甘温之性,完...
《外台秘要》中有一张名为茵陈汤的方剂,该方组成为:茵陈4两(12g),黄芩2两(6g),栀子3两(9g),升麻3两(9g),大黄3两(9g),龙胆草2两(6g),枳实(炙)2两(9g),柴胡4两(12g),用水两大碗(800ml),煎至1碗(400ml),每日分...
红枣茵陈汤的做法也很简单,取去核红枣200克,茵陈90克,水800—1000克熬煮,饮用汤汁即可,红枣肉可以一同嚼食。如果有的朋友喜欢泡茶的方式,红枣3枚,茵陈3克,放入保温杯冲泡即可。红枣茵陈汤是保肝护肝的良方,用于肝炎缓解症状、辅助治疗,如果确诊是肝炎发作,还是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该药方不适合...
茵陈汤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护肝降脂等功效和作用。 1.清热解毒 茵陈汤中的茵陈、黄芩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对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利湿退黄 茵陈汤能够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排泄,对于黄疸、肝炎等肝胆疾病有显著的退黄作用。
#我的养生日常-远离秋燥# 夏枯草茵陈祛湿汤 步骤3 这道祛湿汤的主要材料,看着有没有觉得象一堆干草 步骤4 夏枯草,棉茵陈,木棉花用清水泡洗一下里面的泥沙杂质 步骤5 取一个汤锅,放适量的清水,把泡洗过的夏枯草,木棉花,棉茵陈,罗汉果,薏米,胡萝卜放里面先煲着 ...
病情分析:茵陈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其主要成分包括茵陈、栀子和大黄。 功效与作用: 1、清热利湿:茵陈汤的主要功效是清热利湿,尤其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黄疸。茵陈可以清热利湿,栀子能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大黄则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作用。 2、退黄疸:该方剂广泛应用于治疗由湿热引起的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