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大黄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圣济总录》卷二十八。具有泻湿热,退黄疸之功效。主治伤寒发黄,面目悉黄,小便赤。组成 茵陈蒿、栀子仁、柴胡(去苗)、柏皮(蜜炙)各半两,黄芩(去黑心)、升麻、大黄(锉,炒)各一两,龙胆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后温...
茵陈栀子大黄汤有利于促进肝脏功能运转,从而达到泻火、清肝的效果。而且茵陈栀子大黄汤还有清热静心的功效,对人体产生的炎症能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对于烦躁、焦虑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茵陈栀子大黄汤是活血化瘀的良药,对气血不通能起到治疗作用。 需要格外注意,孕妇禁止应用,因为茵陈栀子大黄汤的活血化瘀功效可能...
药方名称茵陈蒿大黄汤 处方茵陈蒿、山栀仁、柴胡、黄檗(蜜炙)、龙胆草,各半两。黄芩(去黑心)、升麻、大黄(炒),各一两。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黄,面目悉黄,小便赤,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入药的茵陈蒿实际是指茵陈,茵陈是由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炮制而成的。茵陈、大黄、栀子这三味药组成的中药方剂名为茵陈蒿汤,一般可以治疗湿热病证、细菌性痢疾、湿疹、脾胃虚弱型腹泻、实火等病症。 1、湿热病证:茵陈蒿汤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促进湿热因素的排泄,缓解炎症症状,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
茵陈栀子大黄汤 茵陈栀子大黄汤是一剂药方,材料为茵陈、栀子等。茵陈(一两) 栀子(三枚) 大黄(三钱五分) 发黄,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此方主之。 茵陈苦寒,能利黄胆。栀子泻火,屈曲而下,能疗小便之赤涩。大黄能攻大便之秘结, 此众人之所共知。大小既利,则湿热两泄,而黄自除矣!
茵陈蒿15g,栀子仁15g,柴胡15g,柏皮15g,黄芩30,升麻30,大黄30两,龙胆15。【方剂主治】伤寒发黄,面目悉黄,小便赤。【制备方法】上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早、晚食后温服。
茵陈蒿15g,大黄6g,栀子12g,丹皮l0g,生地l0g,薏苡仁15g。 3剂后患者舌体肿胀明显好转,溃疡面缩小,原方继服12剂痊愈。(河北中医1992) 按语:湿热邪毒,蕴结于里,上蒸于口,见口腔糜烂,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为主,加丹皮、生地、苡仁,以凉血解毒。
1、茵陈大黄汤_回春卷三_减法方剂树茵陈大黄汤_回春卷三_减法方剂树11.原方71.1.组成:茵陈、大黄、枳实、山栀、厚朴、滑石各等分,甘草减半。71.2.功效:黄疸,大便结实。71.3.来源:回春卷三。72.小承气汤72.1.减:茵陈、山栀、厚朴、滑石72.2.组成:大黄、枳实、甘草各等分。72.3.功效:痘疹热甚,内蕴不出,渴喘...
茵陈蒿汤与栀子柏皮汤均主治阳黄,其证均因湿热内蕴所致。其中茵陈蒿汤以茵陈配栀子、大黄,清热利湿并重,故用于湿热俱盛之黄疸;栀子柏皮汤以栀子伍黄柏,而以清热为主,故适用于湿热黄疸属热重于湿者。茵陈四逆汤以茵陈与干姜、附子配伍,共奏温阳利湿退黄之功,故主治寒湿内阻之阴黄。重要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