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主要由茜草、黄芩、阿胶、侧柏叶、生地黄、甘草六味药物组成,具有清热凉血、止血安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导致的出血证或胎动不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结合体质辨证使用。 一、药物组成与剂量 茜草(10-15g):凉血止血,活血祛瘀,常用于血热出血或瘀血阻滞。 1. 黄芩(6-10g):清热燥湿,...
茜草汤 【处方】茜草根30克,生地15克,元参12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阿胶10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血热,迫血外溢。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宋廷廉方
#皮肤瘙痒# 槐花茜草汤治皮肤瘙痒:【方剂】槐花、茜草、丹皮、紫草各20克,银花、蚤休、白鲜皮各15克,甘草10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前2煎分2次服第3煎待温后外洗。【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
最近尝试了连续三天喝茜草生地汤,每天三次,真是体验了一把。说实话,茜草活血化瘀的效果真的很明显,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而且喝了之后,睡眠质量也好了很多,早上起来精神饱满。不过,生地这东西确实有点凉,体寒和胃寒的朋友们要注意了,喝了可能会加重寒性。如果你喝了之后有点拉肚子,那就是脾胃虚寒的表现,要小...
茜草通脉汤 【处方】茜草12克,丹参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9克,川牛膝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 【功能主治】通络利湿,活血化瘀。主湿壅经络,瘀毒内阻,血脉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翁恭方...
中医治肿瘤验方之茜草三棱汤【切勿自行配药】【组成】 白头翁、败酱草、茜草、半枝莲、川黄连、桂枝、三棱、莪术、土茯苓、黄芩、川黄柏、红花、桃仁;党参、生黄芪、穿山甲、鸡内金。【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效】 清热利湿,破瘀消肿。【方解】 方用败酱草、半枝莲、川黄连、黄芩清热解毒;白头翁、...
蚤休茜草白芍汤是中医药方。蚤休茜草白芍汤 【药物组成】炒白芍、茜草、蚤休、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生大黄、土茯苓、生炙芪、生甘草。其中除白花蛇舌草、生炙芪各用30克而生大黄仅用3克之外,余均可以授之于常量。【制作用法】水煎1日1剂,3周为1疗程。【功用主治】柔肝健脾,化湿泄火。适用于乙型肝炎...
医案分享:血栓性脉管炎--茜草通脉汤 处方:茜草、丹参、地鳖、王不留行、木瓜、薏米仁、清风藤、川牛膝、茯苓、黄柏 上药共剂,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用。 中医辨证:湿壅经络,瘀毒内阻,血脉不利。 治法:通络利湿,活血化瘀 临床效果:张某某,女,40岁,患者自觉左足拇指痠痛,或呈压痛,日渐加重,两周后连即次趾,...
茜草乌龟汤,又名血见愁、过山龙等,是一种源自茜草科茜草植物的根及根茎的中药。茜草有多种别名,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攀援草本,有长根和方形棱刺的茎,叶片呈卵状心形或狭卵形。茜草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其茎叶也用于药用,不同的地方还有其他茜草种类如长叶茜草、中华茜草和狭叶茜草等作为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