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茎枯病菌(Didymella glomerata)属子囊菌门,座囊菌纲,格孢腔菌目,亚隔孢壳科,亚隔孢壳属。 主要分布于希腊、意大利、匈牙利、瑞典、印度、以色列、伊朗、南非、秘鲁、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仅在五味子、猕猴桃、山茱萸上有过局部发生报道。 2 寄主范围 葡...
1. 病原体种类: 棉茎枯病的病原体是棉壳二孢菌,属于半知菌亚门下的真菌。2. 分生孢子器特征: 分生孢子器初始生长在棉株表皮组织之下,成熟后会从表皮显露出来。 形态为球形,颜色为黄褐色。 顶部有一个略微隆起的圆形孔口,壁相对较薄,容易破损。 大小在82.8~210×75~189范围内。3. 分...
其作用机制在于干扰病菌的细胞分裂过程,从而达到杀菌目的。 3. 其他推荐:除上述两种外,还可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及药剂供应情况,选择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杀菌剂进行防治。但需注意,不同杀菌剂之间存在交互抗性风险,建议交替使用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二、使...
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为天门冬茎点霉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株或土壤中越冬,通过雨水、耕作工具等途径传播,首次侵染嫩茎后,从成熟的分生孢子器中放出孢子,经雨水冲刷,借助气流和雨水反溅,对芦笋茎基部造成继发性感染。病菌在嫩茎生长初期最容易入侵,感染率最高。在芦笋整个生长季节中,侵染周...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茎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借风雨进行传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秋翻土地将病株残体深埋土里,减少菌源。 (2)选种发病轻的品种。
病菌以菌丝体和孢子器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这是初侵染的主要菌源、棉籽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 病害流行与气候条件、蚜虫量、前茬及栽培管理等条件有关。大风暴雨造成枝叶损伤,利于病菌侵染和传播。棉蚜为害严重的棉田,蚜虫造成的伤口也多,茎枯病也较重。连作棉田、苗期长势瘦弱的棉田发病重。
防治药剂: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2000倍液、2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1500倍液等。注意事项:注意二次稀释,施药时要喷匀、喷透,雨后要及时补喷;轮换用药,避免病菌过快产生抗性。
种子可以带菌。病害在一年中的发生消长可分两个阶段:一是病害扩展期,即开始发病的30~40天内。此期病株率尚低,病情发展缓慢,发病部位多在植株外围的小枝上。二是病害严重期,即发病40天以后。田间病株率达40%以上,此期约从7月下旬或8月开始,正值采笋结束之后。由于笋丛逐渐变密,加上雨季来临,给病害发生创造...
扁豆茎枯病的基本信息如下:中文名称:扁豆茎枯病英文名称:Hyacinth dolichos stem blight病原:菜豆壳球孢,拉丁学名为Macrophomina phaseoliAshby,属于半知菌亚门的真菌类疾病。主要危害作物:豆类作物主要损害部位:茎部症状表现:茎部出现枯萎、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从下部茎部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最终...
韭菜茎枯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吸水后,逸出分生孢子,借助气流、雨水或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经几天潜育显症后,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高温季节、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肥料不足,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植株长势弱,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