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
历史知识> 范阳节度使 唐方镇名。开元二年(714)设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更名为范阳节度使。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以临制东北奚、契丹。兵额九万一千人,马匹六千五百。后为河朔三镇之一,治幽州(今北京市西南)。辖境屡变,久领幽、蓟、平、檀、妫、燕六州,约当今河北怀安新城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
(1) 材料一中提到安禄山叛乱(安史之乱),叛乱被平定后,众多武将被任命为节度使,且内地方镇数量众多,这表明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 从材料二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自朝廷除刺史者,亦多以武人为之” 可看出当时节度使和刺史多由武人担任的风气 。“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
初名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幽州节度使。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安禄山出任范阳节度使同时兼任河北道采访使,集河北军政监察大权于一身,在此之前每任节度使任期都不长,长的有五年,任期短的只有一年。安禄山上位后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起兵为止,担任节度使长达十几年。天宝十节度兵力最强的范阳镇被其实...
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河东、范阳和平卢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起兵反叛,随后叛军一路南下,接连攻克汴梁和洛阳,兵锋直指长安。暂且不论安禄山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何种地步,战争毕竟是靠实力说话的,此时的唐朝共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共计十个藩镇,安禄山仅十占其三,为什么敢以一隅...
那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皀因斩杀可突干有功,皇帝打算任张守皀为侍中。张九龄劝谏:“宰相是代替天来治理天下的,有了当宰相的人才后,才能任职,不能用它来奖赏功劳。难道说国家的败亡,不是由官员的不称职和奸邪所致的吗?”此议就作罢。张九龄一向体弱,但很有风姿。以往的习惯,公卿都把笏插在衣带里,然后骑马。张九龄...
唐朝时期,节度使作为地方军事和行政长官,其兵力配置因地域和战略需求而异。以唐玄宗时期的十大节度使为例,其兵力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所掌握的兵力最多,而岭南节度使的兵力则相对不足。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因其地处边疆,面对契丹等外族的威胁,故其兵力规模庞大,达到九万余人。这些军队不仅负责...
“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七国之乱B. 黄巢起义C.
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为何公然反叛朝廷,这个耀眼的国家为何如此羸弱 唐朝时期,节度使的势力已经极度扩张,受命时被赐予双旌双节,得以独立行使军事权力,行军时则高举节度使的旗帜,府邸则树起六面帅旗,威仪尽显他。们不仅掌管军队、民众和财政,甚至身兼多地节度使,如安禄山同时担任范阳、平卢和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担任河西、...
范阳节度使,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恆阳、北平、高阳、唐兴、横海等九军。范阳节度使,理幽州,管兵九万一千四百人,马六千五百疋,衣赐八十万疋段,军粮五十万石。 经略军,在幽州城内,管军三万人,马五千四百疋。 威武军,在檀州城内,管兵万人,马三百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