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一般都知道《资治通鉴》是司马光所作,却很少知范祖禹是司马光修史的主要助手,为此巨著的三大主编之一。由于祖禹史学精辟,颇受司马光赏识,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便邀他与刘恕、刘攽协助修编《资治通鉴》,请他修唐代和五代十国,由刘恕修三国至隋朝,刘攽修西汉、东汉,司马光自任总编兼修先秦。《资治通...
在历代称颂过蒙顶山茶的文人墨客中,有一位大家不是很熟悉的名人,却留下了“漏天常泄雨,蒙顶半藏云”的佳句,大为称道了蒙顶山茶多雨、多云、多雾的绝佳生长环境。这个人,就是北宋著名史学家范祖禹。一、范祖禹的生平与成就(一)个人生平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
范祖禹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 初仕资州龙水令(本集《送七主簿赴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 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从小成为孤儿。叔祖父范镇抚育他像自己的儿子。祖禹自己认为幼失怙恃,身世孤单,每过年时亲戚宾客庆集,他却忧伤好像无所容身,闭门读书,从没有参预应酬请托。不久以后到达京城,所有与他交游的,都是一时著名人物。范镇器重他说:“这个孩子,是天下士人。”哲宗即皇帝位,提拔祖禹为右正言,...
熙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刘放通判泰州,书局因此缺人,在这种情况下,范祖禹才得以进入书局。居洛修书看似时日漫长,但客观上为范祖禹加深学问修养、广交名人贤士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司马光手把手地对范祖禹进行指导,这种与著名史学家近距离接触、寓学于实践的方式,促使范祖禹很快地成长起来,不仅圆满完成所担负的唐长...
第一,强调营造良好的环境以引导少年哲宗健康成长。范祖禹非常关注少年哲宗的生长环境和生活习惯,认为这两点对哲宗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皇帝,哲宗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教育足以影响整个国家。因此,担任帝师之重要角色,关注并建议为小皇帝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其责任所在,而且这也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元...
范祖禹出身四川著姓望族,是成都华阳(今四川省广元县北)人,仁宗康定二年(1041)出生。诞生前,其母梦见一金甲伟丈夫进入寝室,对她说:“我就是汉朝将军邓禹!”所以就命名此儿为“祖禹”,后字“梦得”,亦字淳甫。淳甫一字,是因司马光写给他的帖而命名,可见两人关系之深。 祖禹之父名百之,叔祖就是首先上言...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年),卒于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 范祖禹的命运是非常不幸的。襁褓中的他就失去了父亲;几年之后,母亲又染病离世;接着,祖父祖母也相继离开人世,小小年纪的他便成为孤儿。在京城开封为官的叔祖父范镇把他接到家中抚养。聪慧且有些敏感的范祖禹感到十分孤独。
范祖禹·宋 驾玉龙。 设初虞祭终。 前旌举, 天回洛水, 路转崧峰。 瞻寥廓, 烟霏冲融。 窅无踪。 震地鼓吹悲雄。 谁何羽卫重。 拂云旗帜眩青红。 来渐东。 清尘洒道, 修职百神恭。 回首苍茫醅雾雨吹风。 掩泉宫。 □□□寰畿入, 山川改容。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