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当世四十一首 范当世(1854~1904) 初名铸,字无错,后改名当世,字肯堂,号伯子。江苏省通州(今南通)人。桐城派后期名家。早年从张裕钊学古文。妻为桐城古文家姚莹女孙,又与吴汝纶游,深受桐城派影响。诗综苏、黄,时人誉为"联界之虎"。散原老人赞叹:"苏黄而下,无此奇矣,"、"吾生恨晚生前岁,不与苏黄数子...
范当世简介:范当世(1854~1905))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著有《范伯子诗文集》。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
范当世是清代末年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人,范氏家族诗文传承的集大成者。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旷荡遒健,意境恢宏炽烈,对晚清官场腐败、民生凋敝、外侮入侵欺凌和变革图强艰险都有深刻描绘。吴汝纶对其诗文评价极高,认为他的文章达到了自然的境界,并将其诗作收录在其编订的《晚清四十家诗钞》卷首...
历史知识> 范当世 清末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初名铸,字无错,后字肯堂。岁贡生。曾为李鸿章幕僚。从张裕钊学古文,又结交张謇、陈三立、吴汝纶等。后流徙江湖,客死旅邸。以散文著称,亦能诗。与弟钟、铠齐名,时称通州三范。有《范伯子诗文集》。 范当世相关 ...
范当世,世代能诗,其祖上可追溯至宋朝的范文正公,后迁居通州。他自幼师从通州城内的名塾师王兆榛、顾金标,学习八股时文。少年时期,范当世于1869年15岁时首次参加州试,得第二名;1871年17岁时,院试中成为廪贡生员。然而,在随后的9次南京科试中,他并未取得一席之地。青年时期,范当世结交了张謇...
关于范当世的对联集锦 范当世(1854-1904),初名铸,字无错,后字肯堂。江苏南通人。岁贡生。光绪年间曾为李鸿章幕僚。晚年不受清廷之聘,流浪江湖,客死旅邸。文法取桐城而不为所拘。诗风宏肆瘦硬,震荡开阖。联语倚天拔地,变化无方,有人誉之为“联界之虎”。存联于《范伯子联语注》、《范伯子联话》。 长啸...
范当世 〔清代〕 未有雄谈对文畅,聊将心迹语高闲。 江流绕遍黄泥麓,万石崎嵚无片顽。 纠错 仪徵道中联句・其五 范当世 〔清代〕 身世苍茫泣五噫,同舟尔我况将离。 大河落日重沽酒,席帽谈兵更赌诗。 墓访屯田春寂莫,烟开棠邑树参差。 往来岁岁江干路,愁绝风云黑鬓丝。 纠错 评晋卿骈文 范当世 〔...
范当世,清代末年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人,范氏家族诗文传承的集大成者。其诗作题材广泛,既有关心国家大事、不满黑暗吏治、仇恨异邦侵凌、同情劳动人民的佳篇,也有表达文学见解、阐发生活哲理、眷怀亲人、寄证诗友的力作。他的诗作风格旷荡遒健,意境恢宏炽烈,对晚清官场腐败、民生凋敝、外侮入侵欺凌...
范当世·清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 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 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 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过泰山下 范当世·清 生长海门狎江水,腹中泰岱亦峥嵘。 空馀揽辔雄心在,复此当前黛色横。 蜿蜒痴龙怀宝睡,蹒跚病马踏砂行。 嗟余即逝天高处,开阖云雷...
范当世,关心国家大事,思想开放,主张使用西方新学以强国利民。其诗篇中不乏反映现实、揭露时弊之作,如晚年自述的“万语纵横惟己在,十年亲切为时嗟”,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其诗作在当时备受重视,被认为功力深厚,兼有苏轼、黄庭坚之长。例如《夜读遗山诸作复自检省乱来所为诗百余首至涕不可收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