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又说,两种范式间完全客观的选择是不可能的。因为除了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导致的不可通约性外,还存在着“标准的不可通约性”。“标准的不可通约性”是指,不同范式的支持者们在关于评价范式的标准、一个好的范式应该解决什么问题、那些问题可接受的解决办法如何等方面意见可能不一致。所以即便能够有效交流,他们...
以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否定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共识,这更不可取,因为这实际上是将在人心中无根的“立场”、态度或倾向固定化,其结果是真相不显、是非不清。 科恩范式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将科学看成一种特定的认知活动,而不是超越背景和时限的“普遍性”知识,这对于破除“科学知识就是真理”的思维定式是有意义的,然而,...
正因为如此,“范式的不可通约性” 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一、 范式、“范式不可通约性” 的含义要讨论 “范式不可通约性” 的问题, 首先必须明确范式的含义。 由于库恩在 《科学革命的结构》 一书中, 在多种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范式一词, 导致了学术界在理解这一关键性范畴时一直存在分歧。 英国学者玛格丽特...
【摘要】 科学革命的结构其实就是“范式”。科学革命最显著特征就是新旧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占主要篇幅和讨论的重要问题就是不可通约性问题,而库恩的后半生也致力于对不可通约性的研究。不可通约性是“库恩科学哲学形成的历史出发点和逻辑起点。”笔者首先从概念层面阐述了“不可通约性...
【殷辂:“范式不可通约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共识】库恩的范式理论,已从科学领域向外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范式并非人心之本然,而是人心之波澜,它可以描述科学形态的转变,却不能否定人类的共通性。在社会日常生活领域中,人们需要的不是理论范式,而是诉诸本心、直接讲理。以范式的不可通约性否定社会共识,这是将外在...
2008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8第28卷第二期总第52期 3 范式“不可通约性”解析 赵明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本文通过范式比较得出:范式“不可通约性”是由于范式中 形而上学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然后溯源至哲学理论的“不可通约性”;最 后本文试图用历史唯物...
造成这种不可通约性的原因,是由于不同范式之间本体论、方法论、问题意识和理论共识的不可通约性使然。各种范式的革命性和不可通约性,使得过去认为科学是一项不断累积的连续性事业的观点必须进行修正。范式革命意味着科学进步往往是一种整体性的批判重建,而非继承修补那么简单。
须遵循的,范式是一弯源头活水,给成熟的科学共同体在 特殊阶段提供了均认可的问题领域、解决的标准和从事研 究的方法。所谓范式的不可通约性,需要科学革命这样的 客观环境,需要新范式和旧范式这两个比较对象。 二、“不可通约性”的三种类型 托马斯·库恩是美国的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 ...
库恩最初提出“不可通约性”主要是用来描述革命前后范式的根本性变化,针对科学家在革命前后思考方式、常规科学、概念用法所发生的变化,库恩用不可通约性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前后范式间的不可通约性,由于革命前后的科学团体思考方式和观察角度的不同,科学家在发现危机的基础上再进行研究,近而建立了新范式...
论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毛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