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范子侠的部队被调往江西,参与对红军的"围剿"。然而,他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深感不满,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军职。1933年,范子侠前往张家口,加入了察绥抗日同盟军,担任团长。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康保、沽源、宝昌、多伦等地的抗日战斗,对日军展开了坚决的抵抗。1935年,他投身...
激战中,范子侠的左手腕被敌人的子弹打穿,血流不止,但他仍坚持在前线指挥,直至副旅长汪乃贵以前线指挥部的名义命令他下火线,才把他送到野战医院。后来范子侠在文章《兴奋的回忆》中说:“这是光荣的纪念标志。疤痕还残存着。看看我的疤痕,感到无限的安慰和兴奋,算是为祖国流了一点血。”曾与范子侠一起战斗过的朱...
朱德知道后,接范立文到总部住了几天,还送了皮袄,并派人护送至范子侠部队。刘伯承亲自到范子侠部驻地看望范立文。正是八路军这种亲民爱民的作风,使得范子侠感动不已。自此,范子侠常率部与八路军协同作战,联合抗日,巩固了武安、涉县的抗日民主政权。 1938年下半年,范子侠在八路军涉县地方工作团的帮助下,在涉县孔庙中办...
范子侠立即率领战士们冲出去,抄近路,直奔村东南的山冈。范子侠边还击,边提醒战士注意隐蔽。王德纯原本在范子侠右边走,所处地势较高,范子侠赶紧拽他到左边。就在这一瞬间,敌人机枪射出的子弹打中了范子侠的左肩大动脉。范子侠带伤依然坚持在前线指挥战斗。敌军打退后,战士们赶紧将范子侠转移到一个隐蔽的山洞,这一路,他...
范子侠 (1908—1942) 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江苏丰县人。高小毕业后入东北军随营学校学习,后在东北军历任参谋、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因不满政府不抵抗政策辞去军职,1933年参加察绥抗日同盟军,任团长,后被国民党...
范子侠事迹 篇一:爱国人物 爱国人士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汉族。河南确山人。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
范子侠 朝代:近代 范子侠(1908—1942年),江苏丰县人,少年时代投笔从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范子侠在刘伯承、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加入。1942年2月12日,在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的河北省沙河县柴关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4岁。范子侠将军牺牲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新华日报》撰写纪念文章...
1942年2月,日寇对我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发动疯狂的春季 “大扫荡”,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十旅旅长、平汉抗日游击纵队 司令员、太行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的范子侠同志,在率部保护抗日根据 地群众,掩护分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和正在分区视察工作的邓小平 同志安全转移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4岁。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 ...
参加康保、沽源、宝昌、多伦等地区对日军作战。1935年参加绥东抗战,后秘密打入伪军李守信部,任营长,在百灵庙战役中策动全营起义,并迫使伪金宪章师投降。后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出狱,在河北无极、藁城、新乐、行唐一带组织抗日义勇军。他在义勇军手册上亲笔写下这样的誓词:“我们...
篇1:抗战英雄事迹:范子侠 范子侠(1908-1942.2.12) 江苏丰县人。1942年2月12日牺牲,时任八路军第129师新编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第6军分区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抗日英烈。 高等小学毕业后入中学半工半读。后入东北军当兵,被选进天津入东北军随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在东北军历任国民党军参谋、排长、连长、营长、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