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是锦葵科苹婆属乔木。树皮褐黑色,小枝幼时略有星状毛。叶薄革质,矩圆形或椭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浑圆或钝,两面均无毛;圆锥型花序顶生或腋生,柔弱且披散,有短柔毛;花梗远比花长;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钟状,外面有短柔毛,裂片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目向内...
信宜苹婆(Sterculia subracemosa Chun & H. H. Hsue),别名凤眼果、凤眼果,是植物界被子植物门木兰纲锦葵目锦葵科苹婆属植物。信宜苹婆,果壳开裂,真的非常像一对凤眼。频婆果(《岭外代答》),九层皮(《君子堂日询手镜》),罗晃子(《纲目》),潘安果(《生草药性备要》),七姐果、富贵子(《广州植物志...
苹婆的意思 苹婆含义解释 苹婆[ píng pó ] ⒈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什么是苹婆引证解释 ⒈ 梵语bimba音译。苹果。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上苑之苹婆, 西凉 之蒲萄, 吴 下之杨梅,美矣。”清 曹寅 《冲谷四兄归浭阳予从猎汤泉同行不相见十三日禁中见月感赋兼呈二兄》诗:“争似苹婆双...
1如何辨别苹婆的真假苹婆是一种植物,和它长得像的植物自然也是有的,所以就有了真假苹婆之分,我们上文中也说过,由于苹婆的产量很小,而且不那么常见,广东人在祭祀七姐(织女)的时候也会使用假苹婆来代替,那么问题就来了,真假苹婆到底是怎么区分的呢? 首先,真的苹婆叶子应该是比较宽阔的,至少比假苹婆宽得多,苹婆...
苹婆Pínɡ Pó 别名 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 功效作用 止痢。主治痢疾。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温 药味 甘 【拼音名】 Pínɡ Pó 【别名】 鸡冠树、九层皮、七姐果 【来源】 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 【生境分布】...
海南苹婆(Sterculia hainanensis Merr. & Chun)是锦葵科苹婆属植物,小枝无毛或仅在幼嫩部分略被星状短柔毛。叶长矩圆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23厘米,宽2.5-6厘米,顶端钝或近渐尖,基部急尖或钝,两面均无毛,侧脉13-18对,远离叶缘明显地弯拱连结;叶柄长1.5-2.5厘米。常生于海南省和广西钦州县的山谷...
苹婆 苹婆,中药材名。本品为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功能主治为:止痢。主治痢疾。来源 本品为梧桐科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以果壳入药。性味归经 甘,温。功能主治 止痢。主治痢疾。分布区域 广东、广西、贵州。用法用量 果壳0.5~1两,水煎调糖1两服。
苹婆,是一种常绿乔木植物,具有一定的景观作用,种子也可以食用,药用作用也很明显.苹婆的分布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
一,苹婆的植物学特点 1,名称和分类地位 苹婆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出自《南海志》,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据资料,苹婆古名为“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身影”,苹婆树外在形态优美;其学名为Sterculia monosperma Ventenat;别名还有枇杷果、凤眼果、七姐果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梧桐科苹婆...
一、苹婆的种植技术 1、繁殖方法 (1)播种繁殖:苹婆播种前,沙床和种子可以用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进行灭菌处理,用点播法播种。播种后,注意遮荫保湿,7天后发芽,第二年春植株可达20-40cm,3-4月可移栽。(2)扦插繁殖:苹婆的枝条容易扎根,多用扦插繁殖,半木质化枝条、木质化枝条和老树枝都可以扦插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