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度过本科三年,我接触到了许多印巴面孔。然而,真正能交心的印巴人,几乎都是在英国成长起来的,而且大多主动脱离了原生文化环境。这些在英国成长的印巴人,至少有着基本的善恶观念,知道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对人也有一定的边界感,对事物也相对有着更严谨的态度。然而,那些出生并成长在印巴的留学生,虽然在大...
对现代世界历史影响更为深远的印巴分治,虽然被正统史学家们斥为分裂印度的“英国阴谋”,但这些人却从...
英国人当年印巴分治留下的地区纷争直接导致了如今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国有望长期与周边这些想和平与发展的国家保持关系#热点 #英国#印度#巴基斯坦#实拍原视频 @DOU+上热门 @海外观察:NIKO车辆生产+互联网 - 海外观察:NIKO车辆生产+互联网于2024091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
1947年的印巴分治是二战后一起著名的历史事件,这年8月,英国人对着南亚次大陆地图画了几道线,在大英帝国统治下存在近一个世纪的“印度帝国”正式解体,“王冠上的明珠”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新国家。虽然都获得了各自一直渴望的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却从诞生之日起就互不对付,时至今日,这对冤家在南亚次大陆...
从表面来看,印巴分治似乎已不太圆满地完成。可事实上,两国的乱局才刚刚拉开序幕。许多被划分到印度的穆斯林举家逃往巴基斯坦,而被划分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教徒则要跑到印度。短时间大规模人口流动造成了混乱、暴动、仇杀。据后来的统计,印巴分治导致至少50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200万人无家可归。参考文献:《自由与荣耀...
可最终的结果是印巴分治了,那么这是由于宗教矛盾,还是英国人有意为之呢?在英国侵略印度以及统治印度的过程中,采取的本身就是分而治之。不断地挑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关系,本身双方就有矛盾,经过英国人这么一搅合,双方矛盾激化,甚至不断地爆发流血冲突。英国就可以从中渔翁得利,很好的管理印度。然而...
印巴必夺此地,首先是事涉领土,谁也不会相让,此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地缘,克什米尔位于“亚洲的心脏”,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二是文化,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文明之根,也是印度教的发源地。印度自独立以后,在领土扩张上本就有种变态的追求,加之其一直以古印度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当然绝不会放弃具有地缘和文化意义的...
撕毁协议令统一的印度联邦流产,直接导致了印巴间第一次大屠杀,时任印度总督韦维尔子爵眼看形势不妙,赶紧实施了名为“疯人院行动”的撤侨计划,英国人可不想再趟浑水了。1947年2月,以协调能力见长的蒙巴顿接任末代印度副王兼印度总督。既然独立不可避免,蒙巴顿仍试图维持一个统一的印度并将它留在英联邦大家庭。然...
不知不觉之间,印度巴基斯坦穆斯林在英国政坛势力越来越大,目前已经占据了最重要的4个岗位: 英国首相苏纳克,信奉印度教,印度后裔; 伦敦市长萨迪克,信奉伊斯兰教,巴基斯坦裔。 还有安纳斯 萨尔瓦尔,苏格兰工党领袖,信奉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后裔。 还有一个部长级人物,卫生部长贾维德,巴基斯坦人。
造成印巴两国剑拔弩张的直接原因是一块叫克什米尔的争议领土,但问题根源却产生在距今70多年前的印巴分治事件。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本是同一个国家,在十九世纪中期的时候成为英国殖民地,因此当时的名字叫英属印度。后来英国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力急剧下降,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大幅减弱。当时许多英属殖民地趁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