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郑钦安应用苦甘化阴法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郑钦安苦甘化阴法的原理,其原理可总结为三点:苦寒泻热生阴、苦辛散热生阴和苦温助阳生阴,目的是为临证治疗阴虚病证提供参考。 酸甘化阴 酸甘化阴是酸味与甘味药物配伍应用,藉以增强滋阴养血、生津补液药效的一种治法. 其常用药物有白芍、乌梅、山萸肉、五味子、...
苦甘化阴补阴虚,辛甘化阳称神医。 补阴补阳的药方,当数八味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最出名,然后便是左归丸和右归丸、敦复汤和十全育真汤。八味肾气丸出自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太医钱乙所创;左归丸和右归丸是明朝医学家张景岳所创;郭复汤和十全育真汤是近现代中医学泰斗张锡纯所创。 八味肾气丸...
现以治疗阴虚胃痛为例,详解酸甘化阴法的理论观点和用药经验。酸与甘相合,犹如阴阳相济,既可加强养阴作用,又能化生津液。因为酸能敛阴生津,甘能益胃滋阴,酸甘配合,敛滋并济,则可双补脾胃之阴,推动脾胃生化阴液。同时,部分酸、甘药具有“酸先入肝,甘先入脾”的特性,因此酸甘化阴法更擅长滋养脾胃津液...
十、苦寒复甘寒法者,陈修园谓之苦甘化阴法,吴鞠通谓之甘苦合化阴气法。因伏火烁津耗液,或其人素禀液虚,虽治当苦寒清火,亦必参以甘寒生津,此为清气血两燔之正法。轻则如白虎加生地黄汤(王孟英方)、清燥养荣汤(吴又可方)、加减白虎汤(廉臣验方)之类,重则如千金生地黄煎、准绳三黄石膏汤、白虎合黄连解毒...
94 苦酒汤方(校补,苦甘化阴)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内半夏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方...
按甘草干姜汤一方,乃辛甘化阳之方,亦苦甘化阴之方也 郑钦安《医理真传》 并经实践证明,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能减附子之毒,而强心之作用更显著 郑钦安《医理真传》 肾着汤白术一两茯苓六钱干姜六钱炙草三钱 郑钦安《医理真传》 地黄汤一方,乃利水育阴之方也 ...
清末医家郑钦安是火神派的鼻祖,临证擅于辨阴阳,对于阳虚证的辨治疗效显著,在其《医理真传》中也记载有不少应用苦甘化阴法治疗阴虚疾病的实例.通过对郑钦安应用苦甘化阴法的实例进行分析,探讨郑钦安苦甘化阴法的原理,其原理可总结为三点:苦寒泻热生阴、苦辛散热生阴和苦温助阳生阴,目的是为临证治疗阴虚病证提供...
酸能收、能敛,甘能补、能和、能缓,酸甘同用可以化阴。其代表方为芍药甘草汤,主治筋脉失养的脚挛急。方中芍药之酸,养营和血;甘草之甘,补中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阴复而筋得所养则脚挛急自解。 >>> 五、酸苦涌泄 《内经》有“酸苦涌泄为阴”之说,体...
按甘草干姜汤一方,乃辛甘化阳之方,亦苦甘化阴之方也。夫干姜辛温,辛与甘合则从阳化,干姜炮黑,其味即苦,苦与甘合则从阴化。仲景以此方治误吐逆烦躁而厥者,取大甘以化热、守中而复阳也。 又治吐血,治中寒,取辛甘以化阳。阳气也,气能统血,阳能胜寒,阳能温中也。又用以治拘急,治筋挛,治肺痿,治肠...
甘淡渗利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13 23:09 收起回复 白菜5855555 禁止广告 7 酸甘化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6-15 22:19 回复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