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雷山苗绣)贵州省雷山县传统美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千百年来 苗族人以针当笔、用线为墨 将自然万物、民族历史绣在服饰上 一针一线都记载着苗族人的故事 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化屡屡出圈 苗绣产品不断推陈出新 被更多的人认识、喜爱 越来越多的绣娘们靠“老手艺”在家门口吃上了“技术饭”记者:...
苗族红绣,是又一仅存于剑河县境内的民间服饰刺绣工艺,与锡绣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能自己做一件红绣衣裳。” 12月3日在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坊,黔东南州州级非遗传承人杨丽告诉澎湃新闻,她从小耳濡目染,非常沉迷于苗绣,“拿起针线就不想放下,外婆煮好了饭喊我,我还想继续绣...
杨阿妮,系非遗苗绣技艺的省级传承人。据她介绍,与其他苗族刺绣不同,雷山县的苗绣作品需3种或5种绣法一起,才算得上是苗绣。典型的苗绣变异性强、厚重耐磨,纹样抽象且多样。其中,肌理感强的绣法有绉绣、盘绣、打籽绣和堆绣;轻薄类绣法有锁绣、辫绣、双针绣、平绣、平绣双面绣、贴布绣和数纱绣等,丰富的绣...
苗族红绣,是又一仅存于剑河县境内的民间服饰刺绣工艺,与锡绣同被列为国家级非遗。 “我小时候的愿望,就是能自己做一件红绣衣裳。” 12月3日在剑河县苗族锡绣文化传承工坊,黔东南州州级非遗传承人杨丽告诉澎湃新闻,她从小耳濡目染,非常沉迷于苗绣,“拿起针线就不想放下...
非遗体验潮我看丨苗绣,锦绣中的古老史诗2024-04-12 15:42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2006年5月20日,苗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妇女善于织绣的记载。一代代苗家妇女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
39岁的焦洪秀成长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炉山镇洛棉村。自幼看着母亲染布、刺绣、缝制衣服,焦洪秀对苗绣等非遗文化充满兴趣。大学本科学习美术设计的她,始终保持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一直努力找寻更大的平台宣传苗绣等非遗文化,传承民族手工技艺。到大学进修,提升专业水平;跨越多个民族村寨,访问非遗传承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裁剪、缝制、熨...
近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女性幸福基金”苗绣村寨扶持项目十周年成果展在深圳艺立方非遗(文旅)产业园惊艳亮相,全方位呈现项目十年发展历程与丰硕成果,成为展会一大亮点,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女性幸福基金”苗绣村寨扶持项目十周年成果展。据悉,“女性幸福基金”苗绣村寨扶持项目自2011年设立以来,便将目光锚定濒临...
诸多新技术、新理念被应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不仅激发了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应搭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实现苗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贵州地区开启“云上大数据”工作,对苗绣文化数字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受制于贵州地区人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级非遗花溪苗绣传承人王启萍:将先祖迁徙的过程绣在布上穿在身上 编者按:6月8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今年的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蕴藏着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卓越智慧和共同记忆;自然遗产包罗山水万象,125多万座大山孕育出的绝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