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建设要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遵守党的纪律,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所以要常常提醒,反复强调,要重在日常,贵在有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这是爱护干部,而不是苛求干部。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不能哄着、护...
在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有时可能会因为问题尚未充分暴露或显得不够严重而遭遇被批评者的抵触甚至责难。然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纪律就必须敢于严肃批评,不要等到犯了大错才去批评,而应在平时就及时指出问题。他强调,担心批评得罪人或影响选票的心态在许多领导干部中存在,这必须得到纠正。真正的关心和负责是...
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会因为问题尚未暴露或不很严重,而引发被批评者的反感甚至责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纪律,就要敢于板起脸来批评。不要等犯了大错误才去批评,平常有问题就要及时批评。担心批评得罪人、会丢选票的心态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
在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有时会面临被批评者因问题未暴露或不够严重而产生的反感或责难。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纪律,就要敢于批评。不要等到犯了大错才去批评,平时有问题就要及时指出。”他批评了一些领导干部担心批评得罪人、影响选票的心态,指出这些现象必须得到纠正。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观点,...
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轻微违法问题,通常指的是那些尚未构成严重违法或犯罪行为,但已经显露出不良趋势或轻微触犯法律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 一、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处理 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于尚未构成明确的违法行为,行政机关一般会采取提醒、教育、劝导...
”毛泽东同志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因此在一系列会议和指示中强调了纪律的重要性。在5月,他起草了一份中共中央对党内的指示,要求各地必须克服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即擅自修改中央或上级党委的政策和策略,执行违背统一意志和纪律的政策和策略。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
明确方向集中整治。“对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的党员干部,由对应的党组织分管负责同志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或提醒谈话,要求作出整改承诺,并督促整改到位。”成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多次出现问题的,将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屡教不改的,将视情节依规依纪依法处理处分。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聚焦难点问题,当好参谋助手。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加强对机构改革后监管运行情况的跟踪调研,收集真信息、发现真问题,当好总局党委的“千里眼”“顺风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自觉站在全局高度,关注金融领域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和风险隐患,积极建言献策,出思路、出观点、出实招。聚焦同题共答,加强统筹...
近期,洞口县水东镇开展了廉政谈心谈话活动,活动采取“一对一”谈话方式进行:由镇党委书记与全体班子成员谈,班子成员与分管领域所有干部谈,对于个别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一般干部,镇党委书记再进行谈话,活动共进行谈心谈话59人,书记个别谈话9人,实现镇机关干部职工全覆盖。谈心谈话从交流日常工作生活切入...
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时会因为问题尚未暴露或不很严重,而引发被批评者的反感甚至责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纪律,就要敢于板起脸来批评。不要等犯了大错误才去批评,平常有问题就要及时批评。担心批评得罪人、会丢选票的心态在不少领导干部身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