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只能说这件事在苏雪林心中埋下了疏远鲁迅的种子,并不能说她从此就因爱生恨。苏雪林从尊崇鲁迅到反对鲁迅,再到“鞭尸”鲁迅,心路应当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最关键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立场。苏雪林内心疏远鲁迅之后,和胡适、梁实秋、陈西滢、凌叔华、杨荫榆等人...
胡适与鲁迅立场不同,但对于苏雪林这种行为也极不赞同,他写信批评苏雪林,劝她不要攻击鲁迅,并说自己当年也是常被鲁迅骂,但是自己从来不反骂鲁迅,可是苏雪林却很愤怒的说,他当年如何骂您,我如今一定要原封原样的还给他。苏雪林对鲁迅的批评早已超越了文艺学术范畴,转变为人身攻击和政治立场的对立了。苏雪林讨好鲁...
前面说过,苏雪林结婚36年不和丈夫同寝,事实确实如此。二人结婚36年的时间里,有31年的时间属于分居状态。剩下的5年虽然一起生活,但也是各睡各的。虽然丈夫多次尝试和妻子苏雪林接触,但一个理工男如何能够了解浪漫主义女子的内心?不过话说回来,家族婚姻在民国很常见,许多才女或者才子也都是如此,但其他人的夫妻...
苏雪林把鲁迅看成是一个极难对付的人,苏雪林认为,如果有人无意得罪了鲁迅,鲁迅就会恨这个人一辈子;如果有人恭维鲁迅,鲁迅会认为是人家藏着奸巧在里面;而且苏雪林认为鲁迅不但不是一个不爱接受“恭维”的人,相反是非常癖好阿谀奉承的人。至于具体证据,苏雪林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苏雪林说鲁迅一下笔就想构陷...
苏雪林在法国留学三年,生活并不是很惬意。首先是水土不服和异乡的疾病;然后,父母左封右封家书催她结婚,万般无奈,苏雪林只好让步,答应先和未婚夫张宝龄进行通信交流。苏学林想:张宝龄是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也算得上是个新青年了,张宝龄长得英俊潇洒,又有留学海外的经历,也许在沟通过程中,能引起两人...
没过多久,苏雪林得知安庆省立女子学校招生,她向家中提出要去上学,可是长辈不允。为此,苏雪林绝望得不吃不喝,几次三番以跳河自杀相逼,这才最终获得了家长的勉强同意。1915年,18岁的苏雪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来到安庆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她每日畅游在学习的海洋中,如饥似渴、乐此不疲,终于...
作为“民国五才女”和“珞珈三女杰”之一的苏雪林,集创作、研究、教学于一身而成就斐然。然而,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态度逆转,乃至撰文攻击,使苏雪林招来众人的贬责。让我们一起阅读这篇文章,了解这位世纪才女的双重文化面相。 被誉为“文坛常青树”的苏雪林于1999年以10...
《世纪才女苏雪林与诗人朱湘二三事》 作者/湖邑客 1998年5月,人瑞苏雪林回到暌违67年的故乡——安徽黄山,并坐车登上了黄山最高峰,创下了登黄山最高龄者的纪录。1999年,被誉为“文坛常青树”的苏雪林于以102岁的高龄在中国台湾辞世,成为近代以来中国最为长寿的...
“结婚可以,同房不行。”1925年,苏雪林被迫嫁人,任凭丈夫百般宠爱,她也不过夫妻生活,可102岁时却后悔莫及。都说人是矛盾体的统一,越是接触当时我们所厌恶的东西;越是抗拒当时喜欢的东西;错的会变成对的,好的也会变成坏的。民国才女苏雪林的一生就充满了矛盾,她本人就是一个集合的矛盾体。她一开始是抗拒...
与林徽因等人不同,苏雪林被人们熟知并不是因为她的文章和学术研究,而是因为她痛骂鲁迅的“毕生事业”。虽说才女多有不羁的性格,但回望整个民国时代的才子佳人,却鲜有苏雪林这般“两面三刀”的人。其实,在1936年鲁迅去世之前,苏雪林并不是这样。苏雪林 1897年,苏雪林出生于浙江一户书香世家,在那个民智未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