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之子苏过的诗歌水平是否超越其父?七绝4首,文字典雅俊朗 苏过,生于1072年,逝世于1123年,字叔党,号斜川居士,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幼子。在元祐七年,苏过凭借其父亲的恩荫被授予右承务郎的官职。绍圣元年,苏轼被贬至惠州,后来又迁到海南,在此期间,只有苏过陪伴他同行。...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也是苏家第三代里入仕途的第一人,他要做官还要作为家庭顶梁柱,在经济物质方面支持父亲和弟弟们;苏迨和苏过是一母同胞,但是从小身体不好,还在寺庙出嫁寄养过一段时间,老父亲苏轼太作,被贬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偏,苏迨要是跟着估计半路上命就交待了,所以就只能是苏过陪着老父亲苏轼。密州、徐...
又据《苏过墓志铭》载,苏轼命过作《孔子弟子别传》,可见苏轼谪居教子之一斑。苏过到海南的次年所写《志隐》一赋,以客主问答的形式,揭示了将终老海南、不图仕进的主旨。作者假客人之口,描绘了海南环境之恶劣,劝 苏过作品 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归,次年六月父子二人回到常州,历尽沧桑,万里归来仅月余,父亲便...
苏过是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所生,也被王朝云视为己出。他19岁中举人,后来参加进士考试却不幸落第,之后便跟随父亲来到惠州。苏轼离世后,苏过又与兄长们一起将其灵柩护送到汝州安葬。由于经常陪伴在父亲身边,苏过不仅耳濡目染,打下了深厚的文学根基,而且还因为他与苏轼一起承受过无数的苦难,所以也磨炼了其...
苏过100篇诗文 >>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苏过出生于1072年。这一年,苏轼已经35岁,正处于由仕途高峰向谷底跌落的人生节点。在苏过出生的前一年,苏轼因为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得罪了新党,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杭州当年可没有今天发达,首都官员前往杭州任职,那是妥妥的“被下放”。不过,苏轼的心胸非常宽广,无论是在杭州,还是接下来在密州、徐州、湖州的...
中山府通判苏过 苏过(1072-1123)乳名似叔,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过系苏轼之幼子,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时称小坡。熙宁五年(1072),苏过生于杭州,生母王闰之,父苏轼时为杭州通判。自出生之日起,苏过便一直跟随父母奔波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
苏过(1072~1123),苏轼第三子,字叔党,号斜川居士。1072年(宋熙宁五年)生于杭州。12岁从巢谷学于黄州,19岁中举人,23岁随父来惠州。在白鹤峰筑室时,苏过任营造之劳。王朝云逝世后,苏轼饮食服用,一应生活所需,均由苏过承担。元符年间,随侍苏轼昌化军。苏轼病故后,苏过兄弟扶灵柩至汝州郏城安葬。次年秋,服除,...
苏轼离世后的十余年间,苏过没有俸禄,更无积蓄,仅靠着叔父苏辙赠送的田产养家糊口,躬耕陇亩,日子一度过得很是拮据。“却喜少陵时炙背,不忧北海屡空缸”,苏过的《次韵叔父小雪二首 》作于政和元年(1111年)冬天,是他淡泊情怀的写照。屏帷夜久灰残兽,纸帐寒惊月在窗。似听竹声知有雪,便添酒兴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