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黄庭坚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黄州寒食诗帖》不仅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个人书法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尤其是行草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
一、《寒食帖》的背景 苏轼由于政治上的迫害,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后又历经乌台诗案,不久被贬到黄州,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到寒食节的时候(清明节),苏轼看着自己屋简陋的房屋,再想想自己被贬不受重视的遭遇,心生感慨,穷途末路,于是提笔写出著名的《黄州寒食诗帖》。 此作品是苏轼随手即兴创作,没有正式的落款和...
而从文学与哲学的角度来看,《黄州寒食帖》更是一篇情感丰富、哲理深邃的佳作。苏轼在诗中借寒食之景,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仕途坎坷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这些文字,如同清泉般洗涤着读者的心灵,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苏轼那份超然物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此外,《黄州寒食帖》...
表达出了作者时运不济谪居黄州的灰暗烦闷的心境。从文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可以想见他窘迫的生活。这两首诗放在苏轼三千多首诗词中,并非是其上乘之作。而当作者换用另一种艺术形式——书法表达出来的时候,那淋漓多姿、意蕴丰厚的书法意象酿造出来的悲凉意境,遂使《黄州寒...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
名称:《黄州寒食诗帖》 作者:〔宋〕苏轼 适用对象:所有专业书家及书法爱好者 成品尺寸:342mm× 1995mm 装订方式:经折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精品。在黄州时的书法,其中,尤以寒食帖最有名。此帖由于感情深挚,文词清丽,故诗词之外的书法独具一格。通观全篇,章法自然,随意流走,似不经意,充分体现了苏轼书法的特色。与黄庭坚的风格截然相反,故有“苏黄”并称。传说此帖是宋神宗在内府看到苏轼的手迹后...
苏轼《黄州寒食帖赏析》 摘要 宋代的书法,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打破了唐代以来过于严谨 的书风,开启了以苏、黄、米为代表的“尚意”书风。其中以苏轼最为著名,他是“尚 意”书风的中坚人物,并且身体力行的扛起了“尚意”书风这座大旗,引领着宋代书法 ...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创作了大量的诗文,《黄州寒食帖》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写。 一是把寒食节当成一次新的起点。我们可以说,寒食节对于苏轼来说,具有新的含义。首先,寒食节是扫墓祭奠死者的日子;其次,寒食节又是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开始,新旧更替、时光变换,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