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送别陈襄时写的这三首词来看,苏轼的送别词不但以情动人,而且使人得到启迪与慰藉,他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风格,在友情中注入豪放的进取精神。 苏轼性格中旷达坦率、正直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朋友们,也正是对友人的朗照日月的真心使苏轼的诗词洋溢着真诚的友情,使他的妙语佳句如“万斛之泉”滔滔涌出。 苏轼之前的词...
应陈襄的邀请,苏轼写下了一首颇有韵味的小词,便是这首《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该词以白描为主,描绘了有美堂周边的美好景物,并寄托了送别之情、离别之意,尤其是末尾一句,将一江明月洒在大江之上,当真是有无穷余味。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诗词 #朗诵 - 一川读诗于202305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4.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熙宁七年七月,杭州知州陈襄任期已满,调往南都,在有美堂设宴与僚佐道别。 陈襄是位颇有政绩的官吏,又是一位学者,苏轼与陈襄不仅合作得很好,还结下了深厚友谊,苏轼有不少词作写到两人的友情。 宴会期间,月色如练,从有美堂向外眺望景物,湖光山色,一望弥千里。陈襄慨然请苏轼赋诗一首,苏轼即席而就作下了这首惜别...
1074年的六月,刚回到杭州的苏轼就得知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杭州知府陈襄和应天府知府杨绘对调,杨绘就成了苏轼在杭州的第三任顶头上司。 算起来,陈襄在杭州知府任上不足两年,苏轼和他相处得极为融洽。临别之时,陈襄在有美堂宴请僚佐,酒酣耳热之际,陈襄请苏轼填一首词以作纪念,苏轼一挥而就: ...
第三章065送别陈襄,苏轼满怀离情,写下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词作 697 2024-07 第三章066现存苏轼词集表明,他从通判杭州开始填词 709 2024-07 第三章067现存苏轼词集表明,他从通判杭州开始填词 695 2024-07 第三章068苏轼此时的词作虽与传统词作没有本质差别,但已表现 出新的倾向 ...
第三章064送别陈襄,苏轼满怀离情,写下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词作 2024-07-07 07:00:2304:05779 所属专辑:苏轼传 | 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偶像 | 北宋文人苏东坡 | 王安石司马光宋真宗 | 苦中作乐,一生豁达 | 苏轼一生的全面写照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20喜点/集 ...
当送行的人群来到孤山竹阁的时候,苏轼又一次为陈襄设宴饯行,竹阁在杭州西湖孤山寺内,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所建,故又称白公竹阁。在竹阁饯行的宴会上,还有歌女吟唱着苏轼刚刚填好的另一首送别词《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
从苏轼送别陈襄时写的这三首词来看,苏轼的送别词不但以情动人,而且使人得到启迪与慰藉,他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风格,在友情中注入豪放的进取精神。 苏轼性格中旷达坦率、正直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朋友们,也正是对友人的朗照日月的真心使苏轼的诗词洋溢着真诚的友情,使他的妙语佳句如“万斛之泉”滔滔涌出。
从苏轼送别陈襄时写的这三首“阳关曲”来看,苏轼的送别词不但以情动人,而且使人得到启迪与慰藉,他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风格,在友情中注入豪放的进取精神。 苏轼性格中旷达坦率、正直乐观的精神鼓舞着朋友们,也正是对友人的朗照日月的真心使苏轼的诗词洋溢着真诚的友情,使他的妙语佳句如“万斛之泉”滔滔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