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苏轼以清新自然、豁达洒脱的笔调,描绘了过岭归途中的景象和心境。诗人暂戴着南冠,却未归头,跟随北雁归去,表现了随遇而安、随心而动的态度。他以“兔三窟”和“貉一丘”比喻人生不必事事完美,不同的境遇也无需过分计较。诗中提及潮州的祭祀和剑关西望,展现了历史沿革和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简洁明了...
过岭苏轼 (宋代)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 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 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 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 猜你喜欢 2.1万 竹枝词二首(其一) by:苏昕妍三年级 1.4万 赠别二首·其一 唐 杜牧 ...
《过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苏轼北归途中,经过大庾岭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曲折坎坷人生的无限感慨之情。原文过岭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作品注释①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作者...
过岭二首·其二 苏轼(宋代)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猜你喜欢 5793 喜欢苏轼词爱上苏轼人 by:微雨轻烟N 1080 苏轼 by:萤火虫儿童故事精灵岛 ...
过岭二首 其二 🔈 朝代:宋 作者: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巌花雨落毵毵。 平仄平平仄平仄...
过岭二首 其一 暂著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1]。 平生不作兔三窟[2],今古何殊貉一丘[3]。 当日无人送临贺[4],至今有庙祀潮州
《过岭二首 其二》作者是苏轼,原文内容: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巌花雨落…
过岭二首其二(1101年1月5日)北宋 ·苏轼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大庾岭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文中地点一览 ...
所属专辑:《苏轼诗词选》涤除玄览|思接千载|古籍原文144 音频列表 1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48 2024-08 2 过岭二首 32 2024-08 3 次韵江晦叔二首其二 15 2024-08 4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47 2024-08 5 苏轼诗词选第7章 词选(1)
过岭二首 其一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暂着南冠不到头,却随北雁与归休。平生不作兔三窟,今古何殊貉一丘。当日无人送临贺,至今有庙祀潮州。剑关西望七千里,乘兴真为玉局游。译文/注释抱歉,暂无此诗的翻译、注释。免责声明: ① 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信息均来自各地教育考试院、各高校及网络整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