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章法行气贯通,意在笔前,疏密有致,上下紧、左右松,通篇墨色协调,有法有化,一气呵成。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作为千古名篇,很多书法家都临摹过,比如赵孟睥文徵明、王宠,他们的书技不逊于苏轼,但他们的临摹本中都很难再重现东坡居士书法的韵味。苏轼在书法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大胆的创新,他曾经说...
不过,他们始终无法与苏轼亲笔所写的《赤壁赋》相比。 苏轼亲笔所写《赤壁赋》不论是用笔还是情感,都至真至纯,非他人可比。台北故宫曾经展出他这件手稿真迹,引发世界各地爱好者前来观看。此作纵24.3厘米、横347厘米,共计68行、660余字,单字大小约3.5厘米。 这件作品是苏轼得意之作,轻易不肯示人:“轼去岁作此赋...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黃州城外赤鼻矶,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兩文传涌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苏轼楷、行、草诸体皆能,不仅留下了“天下第二行书”《黄州寒食诗帖》,还多次书写自己的千古名篇《赤壁赋》,好文配上好书法,其格调不言而喻,细细欣赏让人拍案叫绝。苏轼有一件真迹《赤壁赋》传世,作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此时的苏轼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当年曹操与孙权的赤壁之战,让人感怀不已...
▲ 宋·苏轼《赤壁赋》 (23.9cm*258cm) 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 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文征明为补字所书) 举酒属客, 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 ...
由此可见苏轼书法的气格,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确实超越“宋四家”中其他三位,就算跟晋唐相比也毫不逊色,是当之无愧的“宋书第一”。而这卷《赤壁赋》是其书法的“最佳代表”,在明代时曾被文征明收藏,卷中有他的题跋跟印章,当时由于纸张溃烂,导致前面三行字迹毁损。所以86岁的文征明补齐卷中36字,让...
九百四十年前的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谪居黄州的苏东坡因友人傅尧俞遣使者来黄看望他并求新近之作,遂亲自用行楷书写旧岁创作的《赤壁赋》为赠,赋后有跋曰:“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又有《...
发布 苏轼《赤壁赋》原稿真迹现身台北,这字至真至纯,让人不服不行! 书法 书法欣赏 苏轼 赤壁赋 拳击那点事 发布于:江西省 2024.02.22 00:00 +1 首赞 收藏 苏轼《赤壁赋》原稿真迹现身台北,这字至真至纯,让人不服不行! 书法 书法欣赏 苏轼 赤壁赋 推荐视频 已经到底了 热门视频 已经到底了 ...
00:00/00:00 苏轼《赤壁赋》真迹现世,已达“通神之境” 只有王羲之能勉强一比书法 苏轼 赤壁赋 书法欣赏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4.05.10 00:00 +1 首赞 苏轼《赤壁赋》真迹现世,已达“通神之境” 只有王羲之能勉强一比书法 苏轼 赤壁赋 书法欣赏...
宋苏轼赤壁赋行书书法名帖真迹复制品书画礼品名人字画手卷义乌批发找货,源头货源。价格:¥325,重量:0.5kg/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