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名字“轼”,寓意着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的精神。他生性豁达,热爱交友与美食,更钟情于游山林、品茗香。其作品繁多,包括《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宋·苏轼《赤壁赋》
《赤壁赋》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行楷书法作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纵长9公分,横宽258公分,共计六十六行字,字迹清秀,笔法流畅。虽然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失,但明代文徵明为其补书,使得这幅作品更加完整。《赤壁赋》是苏轼在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时所写。他遥想八百多年前...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苏轼所作的赋,记载了作者在游览赤壁时的所见所感。 此帖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结体稳密,笔势圆劲有韵,笔墨丰润沉厚,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绵里裹铁”。 明代董其昌曾评价曰:“此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
被文字深深打动的一天,《赤壁赋》还得是苏东坡📜 围 赤壁成节选 🌾 麦遗山水茶里 🌿 孟袅吹沉德危 🌊 壬山 发万 戌选 🍂 吹袅世不三上 🌾 孟洞顷德秋 🌿 袅张里桨坐 🍂 徘德策不文 🌾 旌莽而击 🌿 徊之者茫囤 🍂 月羽绝旗 🌾 酒问空于诗 🌿 倚然过既如 🍂 蔽化...
苏轼行书《赤壁赋》书法欣赏 《赤壁赋》为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橫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游览黃州城外赤鼻磯,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
成亲王临苏轼书法《赤壁赋》,端正清丽,劲俏流畅!他的书法风格更多地承袭了赵孟頫书法的特征,显得十分圆润、端美,具有朝廷馆阁体的特点,但同时又具有欧阳询书法转折方劲的特征,这一点有别于馆阁体一味追求端正俊美。 启功《赤壁赋》 《赤壁赋》为启功在...
#创作灵感 #书法作品欣赏 #赤壁赋 #[无尽藏]苏轼赤壁赋有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吧之无尽藏也 - 半雅堂于2024052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4.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前赤壁赋》为北宋苏轼行楷书。素笺墨迹卷。纵23.9公分,橫258公分。字共六十六行。前五行三十六字已缺,由明代文徵明补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此赋以苏轼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
#创作灵感 小楷书法,苏轼《赤壁赋》。美文欣赏!#传扬中华文化 #手写文字 #抖音书法热门 #小楷 - 高明书画工作室(入门教学)于20240225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2.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赤壁赋》章法行气贯通,意在笔前,疏密有致,上下紧、左右松,通篇墨色协调,有法有化,一气呵成。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作为千古名篇,很多书法家都临摹过,比如赵孟睥文徵明、王宠,他们的书技不逊于苏轼,但他们的临摹本中都很难再重现东坡居士书法的韵味。苏轼在书法上有着深厚的功底和大胆的创新,他曾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