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创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具体历史背景如下: 公元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谪居黄州已有两年多。在此期间,他虽然职务清闲,但内心却充满了因政治失意而生的忧愁与苦闷。为了排解心中的愁绪,苏轼常常四处游山玩水,寻找心灵的慰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来到了黄州城外的赤壁矶,被那里的壮丽...
《念奴娇》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
写作背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写,是他的词代表作,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作者47岁。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
当时,他正处于政治低谷,内心充满忧愁。在黄州这个充满山水美景的地方,苏轼得以放松心情,思考人生。在游览赤壁古战场时,他灵感迸发,创作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综上所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在政治困境、生活磨难、思想变革和文化熏陶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
5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宋代才子佳人的交际场合中所写的一首词,也是苏轼在回忆自己赴任荆州时看到赤壁景色而产生的感慨之作。苏轼在公元1082年至1085年期间担任湖北荆州知州,这首词描绘了苏轼在荆州时游览赤壁所产生的怀古之情。 苏轼赴任荆州是因为他在朝廷中的言行多次得罪权贵,被调到边远地区任职。荆州位于长江...
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一句词,也是他贬官黄州后的心声。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前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闲职让他有了更多时间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也让他滋长了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然而,他的...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时期,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仕途坎坷,心情郁闷。然而,在这片土地上,赤壁的壮丽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追思历史的过程中,他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元丰五年,苏轼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政治抱负难以施展。但赤壁的雄浑景象让他心潮澎湃,以...
论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的创作背景及其艺术特色。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诗中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艺术上,这首诗以雄浑的气势,深沉的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宋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