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作为一首咏物词,风姿绚丽,梅格高雅,形神兼备,韵味深长,是咏梅作品中难得的佳作。杨慎更是在《词品》中赞道:“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但是,只要联系词人贬谪惠州的经历,就知道此词还是一首悼亡词,是苏轼为悼念自己的侍妾王朝云所写。王朝云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1074年,...
西江月·咏梅宋代:苏轼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香趁马。 梅花,品格,喻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马追赶,香微吹,路遥远,沙笼罩,月淡照,炊烟斜。渡水清彻映照着美艳的梅花。倒垂着的绿枝,深寒的凤栖在上头。
苏轼卜算子咏梅诗词 一、原文:《卜算子·咏梅》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二、衍生注释:1.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弯弯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夜深人静,滴漏声断。“漏断”指夜深。2. “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咏梅诗词 《卜算子·咏梅》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衍生注释: 1. “缺月挂疏桐”:“缺月”指不圆满的月亮,点明时间大概是在月缺之夜。“疏桐”是枝叶稀疏的梧桐树,描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
《卜算子·咏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与品格,寄托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与志趣。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 原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虽然传统上将此词归于咏物之作...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定风波 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相关推荐 1苏轼的咏梅诗共有多少?分别是哪些?反馈 收藏 ...
苏轼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礫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尘随飞雪度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春天来了,清幽山谷中小溪水潺潺流淌,山野草棘间美丽的梅花十分显眼。昨夜裂石般的狂风已把梅花吹落过半,看到这些半开半落的梅花,我想到了自己,我就像零落的花瓣随...
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 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 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 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
它不同于苏轼以为的豪放词风,而是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乃婉约词中的佳作。 明代杨慎曾在《词品》卷二中说:“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至于苏轼这首词,无一个“梅”字,为何还被赞古今梅词第一?我想肯定离不开它的立意脱俗,既咏梅,又怀人,且不论写人还是写花,都臻的艺术表达的传神之妙。那么苏轼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