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前赤壁赋》书法作品,是他在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日与友人乘船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时创作的。作品通过遥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表达了对宇宙及人生的独特看法。同年十月,苏轼再次游览赤壁,并创作了《后赤壁赋》,两篇文章至今仍广为传颂,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苏轼的这卷行楷书...
我在前面推荐同学张百军的文章中指出,百军不仅在书法上达到了一定境界,其文笔也颇令我吃惊,我是写不出如下这般既有学术性又具艺术性的文章来的,我在敬服之余对其散文爱不释手,读者诸君自可鉴赏。——题记张百军:苏轼《前赤壁赋》书法赏析 苏轼,中国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通才,其诗歌豪放杰出、超然尘埃;其散文“...
东坡笔力雄厚,却能书写随意,宗法传统,却能自出新意,《前赤壁赋》为我们展现出苏轼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作为尚意书风的代表,苏东坡的艺术追求,从来都是强调自我发挥,挥洒性情,我书意造本无法,这是东坡崇尚自我和崇尚自然的艺术追求。《前赤壁赋》文章堪称名篇,书法皆为妙品,谓之双绝。
温馨提示:在浏览“前赤壁赋赏析及翻译_苏轼前后赤壁赋书法赏析”的时候,遇到了一点问题,该内容由用户上传,目前的状态为内容正在审核中。 对本文进行反馈,可以加快审核进度或“点击这里”前往其他网站查看。
苏轼以如此胸襟、学识对待“技艺之细者”的书法,同时又书写自家诗文,自然如同烹小鲜。《前赤壁赋》通过主客议论风生的问答,主人公旷达的胸襟、不以得失为怀的高峻人格一一展现笔端。从文境上来看,《前赤壁赋》是静穆的,因有“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萧声,那静穆便增添了几份悠远;《前赤壁赋》又是...
苏轼以如此胸襟、学识对待“技艺之细者”的书法,同时又书写自家诗文,自然如同烹小鲜。《前赤壁赋》通过主客议论风生的问答,主人公旷达的胸襟、不以得失为怀的高峻人格一一展现笔端。从文境上来看,《前赤壁赋》是静穆的,因有“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萧声,那静穆便增添了几份悠远;《前赤壁赋》又是...
[当代书法](460) 姜东舒 · 小楷字帖《宋·苏轼[前后赤壁赋]》单字赏析 1980年5月,在沈阳举行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会上,姜东舒参展的两幅作品:小楷书陈毅夫人张茜的《陈毅诗词选 - 东加于2024090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1万个喜欢,
[当代书法](458) 姜东舒 · 小楷字帖《宋·苏轼[前后赤壁赋]》单字赏析 1980年5月,在沈阳举行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会上,姜东舒参展的两幅作品:小楷书陈毅夫人张茜的《陈毅诗词选 - 东加于2024082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1万个喜欢,
作品赏析 《前赤壁赋》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的赋。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