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襄亦和诗道:“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缑笙一阕人何在?辽鹤重来事已非。犹忆去年题别处,鸟啼花落客沾衣。”诗中深情惋惜未能与苏轼同赏西湖的美好春光。 熙宁七年,陈襄离杭出知陈州,苏轼同舟送至临平,并在舟中作《南...
陈襄亦和诗道:“春阴漠漠燕飞飞,可惜春光与子违。半岭烟霞红旆入,满湖风月画船归。缑笙一阕人何在?辽鹤重来事已非。犹忆去年题别处,鸟啼花落客沾衣。”诗中深情惋惜未能与苏轼同赏西湖的美好春光。 熙宁七年,陈襄离杭出知陈州,苏轼同舟送至临平,并在舟中作《南乡子·送述古》:“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诗词 #朗诵 - 一川读诗于202305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4.8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熙宁七年(1074)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古诗词 #诗词 #宋词 #古诗词的魅力 #苏轼 - 灵玉诗词于20240916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5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
陈襄,字述古,世称古灵先生,是侯官古灵乡(今闽侯南通镇瓜山村)人,生于宋天禧元年(1017年)三月,卒于宋元丰三年(1080年)三月,是宋代名臣、名诗人,他侍经筵时,曾向神宗帝推荐司马光等33人,其中就有苏轼、苏辙兄弟。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先生,今四川省眉山县人,生于宋景(礼旁加右字)(1037年),卒于建中靖国...
24-0817>陈襄也喜欢易经,他见苏轼要在宜兴归隐,便在那里买墓地,结果是二人魂隔千里 3324 2024-08 2 24-0816>苏轼与陈襄陈述古的情感,可谓长辈加兄长,二人价值观相同,志趣相投难舍难分 3307 2024-08 3 24-0815>九百四十九年前的今天,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送第二任太守离任,以虞美人送行 ...
《定风波》里遇见苏轼!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 热度158 预告 01:05 回望苏轼的儒者情怀,深入解读苏东坡在21世纪的价值 热度121 01:43 苏轼陈诉杭州百姓的吃水之苦,与陈襄一起效仿古人重修杭州水务 热度118 01:52 苏洵盼儿子成为有用之材,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大有深意 ...
1302 通判苏轼与太守陈襄等重修杭州六井有感 其一 苏轼通判至杭州 唐代水井久失修 六井凿成无一字 百姓心头记千秋 2024年9月24日10:19初成 刘传铭《苏东坡大传》 约200年后,因年久失修,疏于维护,六井已颓败干涸,致使杭州居民的饮水又成了一大难题。陈襄太守莅事之初就主持了这件利民工程。陈襄命僧人仲文、子珪...
23-0829>陈襄也喜欢易经,他见苏轼要在宜兴归隐,便在那里买墓地,结果二人魂隔千里 3208 2023-08 2 23-0828>苏轼与陈襄陈述古的情感,可谓长辈加兄长,二人价值观相同志趣相投难舍难分 3262 2023-08 3 23-0827>九百四十九年前的今天,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送第二任太守离任,写下虞美人 ...
石中天原创诗词 1303 通判苏轼与太守陈襄等重修杭州六井有感 其二 1303 通判苏轼与太守陈襄等重修杭州六井有感 其二 一方水土一朝官 百姓忧愁百业艰 四个和尚若协力 六口水井可回天 2024年9月24日10:30初成 自注: 1.一朝:双关:A一任,宋朝官制,太守三年、通判两年,任满调离;B满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