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
“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
唐诗宋词元曲赏析 宋朝·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参考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 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 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 西...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赏析1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赏析1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译文] 如果把西湖的美景比作西施的美貌,那么,不管是晴也好,雨也好,就像西施无论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是很美的。 [出典] 北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注: 1、《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注释: 水光潋(liàn)滟(yàn)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通:濛) 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也显得非常奇妙。 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