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全诗: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上片写雨中前行的心态,下片写雨后作者所见所感,全词体现作者乐观的人生态度,我有蓑衣不惧烟雨。创作背景 1037年苏轼出生于眉州的文学世家,他的祖父是文人苏序,父亲是文人苏洵。1057年进京应试,以策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考官以及欧阳修的称赞,进士...
这个苏轼开起玩笑来,那也是天下第一,所以我们说苏轼在黄州却写出了《定风波》,这是有很多原因的,苏轼被贬谪,苏轼不安心,苏轼参加劳动,苏轼开垦土地,苏轼跟朋友开玩笑,苏轼反省自己的人生,苏轼坚持自己的一种人生的理想,所有这些元素凑合到一起,才能产出这个《定风波》呀,难道不是吗? 黄州时候的苏轼,诗词也不敢写太...
这首词是苏轼写的《定风波》,创作于他被贬黄州之时。“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低谷,他甚至想到过自杀。最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留下一条命。经历这么多,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苦痛、压抑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他因文学创作而获罪,曾经想到过就此搁笔。黄州的山山水水抚慰了苏轼的内心,让他开始学会放下过往,...
苏轼《定风波》词创作背景研究 中国诗歌有着“志向”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歌只是在宴会期间被交给艺妓的旋律。很少有人谈论志向。苏轼开始,苏轼洗去了脂粉之气,创造了自己的理想。他的这首《定风波》词, 正是苏轼人生哲学的最好体现。词作小序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
苏轼作为中国诗词大家中的一位,之所以令后人无限敬仰,一方面因为他的文学造诣,更大的原因是他淡然面对人生起落,将那份对普通人和大自然的热爱以气定神闲的文风落于纸上,那份豁达乐观仿佛一把明灯,于人方向。 音频列表 1 2020.11.11_02_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创作背景是? 网站导航:试题3>正文 题目题型:选答,填空 难度:★★★12.9万热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创作背景是? A.苏轼被贬为黄州时所作 B.苏轼高升时所作 C.苏轼出任官职时所作 D.苏轼怀才不遇时所作 温馨...
苏轼介绍、赏析、创作背景、评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已而:过了一会儿。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心生感慨,故作此词。 有感: 本首词是作者被贬黄州的第三年所作。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