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在一个无眠的夜晚,苏轼独自徘徊月下,心生伤感,写下这首《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上片写孤鸿见幽人,下片写幽人见孤鸿,全词借物比兴,托物寓怀,反映了他初到黄州时孤寂的心情,表达了他孤高自许、蔑视俗流的心境。“缺月挂疏桐”,残缺的月儿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一轮缺月清冷地挂在稀疏的梧桐枝桠间,更漏声一声声地渐次消残。喧嚣的闹市开始安静,谁曾见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上片第一句写环境,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 树顶,滴漏声断了,显得一片寂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 高飞的孤雁的身影。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 缈孤鸿影 ,这里有了人,但象在暗夜朦胧中只有一个线条和轮廓一样,使人难 以辨识。总之那是...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出一幅夜深人静的画面:半轮残月高高地挂在梧桐树梢,漏壶已尽,夜已深,四周一片寂静。在这样孤寂的夜里,谁见幽人独往来,谁能看见那幽居人独自往来呢?他隐约出没,就像那缥缈孤鸿影。词人以寥寥笔墨,即将一个独来独往、心思缜密的幽人形象描出来。末二句虚实相间,先写幽人独自走来,...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原文翻译解释与鉴赏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先是熙宁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 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来,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
1【题目】十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原文再现】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文学常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看见音乐计划 #炙热计划 #伙伴计划 193 23 26 5 举报发布时间:2024-12-12 12:25 全部评论 大家都在搜: 云淡风轻 ... 超喜欢你,就像九几,两千年,喜欢许巍,...
[译文]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 [出典] 北宋 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注: 1、《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这两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