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6,是由Kochergin(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科切尔金)和Yatsenko(弗拉基米尔·潘菲洛维奇·亚岑科)共同研制的机型,该机型是苏联第一种配备了可伸缩起落架的双翼飞机。 Di-6有两种衍生型号,即战斗机型和攻击机型,由于存在不少缺陷,虽然进行批量生产,但是数量只有222架,有少量飞机参加了苏联对波兰的侦察任务,在苏德...
在苏联时期,苏-27已经有了S,P,K,M等型号。苏联解体后苏-27也被拿来卖钱了,最初的出口型号为苏-27SK,1991年开卖,然后又有了SKM,SM,SM2,SM3,等等型号。苏-27自1982年至今目前仍在生产,产量已经超过800架。 苏-27的海外用户有我国,安哥拉,蒙古,越南,印尼,埃塞俄比亚等等,其中埃塞俄比亚的苏-27击落过邻国厄...
一,米8直升机。米8是苏联在米4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中大型直升机,结构更加完善合理且空间巨大,运载能力在黑鹰之上,和早期的直8直升机相当。米8家族皮实耐用可靠性很高,虽然关键的动力传动组件寿命不佳,但是得益于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维护保养能力,米8直升机对得起优秀的这称呼。米8一般分为两代,在俄罗斯代...
Su-24北约代号“击剑手”,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全天候、超音速、变后掠翼双座双发战斗轰炸机。 评价:苏-24作为苏联第一种搭载数字化攻击瞄准/地形导航航电系统的飞机,标志着苏联飞机的火控和电子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苏'系之Su-27 Su-27北约代号“侧卫”,是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全天候空中优...
米格-23(MIG-23)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于1960年代设计的一款超音速战斗机,它于1967年首次亮相,是世界上第一种服役的具有可变机翼的军用飞机,被广泛地用于苏联及其盟国的空军。它可以达到每小时2490公里的速度,并飞行在18000米的高空。总共生产了5000多架,包括几个改进版本,米格-23的主要设计特点是采用了可变翼的...
苏-33原型机T-10K被中国从乌克兰获得并仿制改良国产型号歼-15。苏-34战斗轰炸机 苏-34战斗轰炸机原称苏-27IB,是由俄罗斯的莫斯科苏霍伊设计局联合公司研制的战斗轰炸机。苏-27IB在1990年4月首飞。计划用于替代苏-24和苏-25两种作战飞机。在北约内苏-34同样被命名为“侧卫”。苏-34的原型代号为T-10B。苏-34...
中国产的米格19的国内型号叫做歼-6。 米格-19 背景 1950年,苏联政府命令米格设计局研制一种飞行速度能够超越音速并且航程要大于该设计局以前研制的所有战斗机的飞机。在此之前,虽然单发的米格-15LL和一些米格-17的试验型号可在短时间内作超音速飞行,但是它们都无法持续保持这个速度。于是米格局提出了SM-1双发超音速...
1975年1月,图波列夫设计局冻结技术设计工作,并最终放弃原来类似图-114和“协和”飞机的方案,改为米亚西舍夫设计局采用可变后掠翼的M-18方案。因而可以说,图-160是上述两家设计局共同设计的。1981年12月19日,图-160原型机首飞,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1988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苏联空军原计划要100架,但1991年底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