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共产党前身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1918年 3月党的“七大”将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25年12月党的“十四大”改称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党的“十九大”改为现名。十月革命胜利后,党领导工农群众和红军战胜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势力,巩固了...
宪法以专章规定了苏联的政治制度,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全民国家,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国内各族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规定苏联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苏维埃,并规定苏联共产党是苏联政治制度的核心。苏维埃制度 “苏维埃”一词是俄文“Совет”的汉语音译,意即“代表会议”或“...
苏共中央政治局,苏联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领导党的工作。内设机构 苏共中央政治局,为在政治上领导武装起义,于1917年10月23日 (俄历10日)首次组成政治局。自1919年起为常设机关。1952年改称苏共中央主席团,1966年复称政治局。政治局会议决定国家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英语:The 20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简称苏共二十大,是苏联共产党于1956年2月14日至26日在莫斯科召开的政治会议 ,全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总结了当代的国际形势,并提出了两个体系...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俄语:Генераль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 ЦК КПСС,简称苏共中央总书记),于1922年4月3日正式设立,是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和负责人,前身是领导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日常党务工作的“责任书记”,此职务的性质在1924年后演变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职务...
1912年党的第六次会议上,把少数派孟什维克驱逐出党后,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社会民主党(布)。1918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改称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第一次大会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苏联解体(俄文:Распад СССР,英文: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及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解体的事件。1991年8月19日-8月21日,苏联发生政变(苏联“8·19事件”),苏联内部的国家、政党和人民开始分裂 。同 年9月6...
这次代表大会决定将苏联共产党改组为共产党联盟-苏共,由成员党组成,其目的是恢复和巩固苏共在原苏联各加盟国的组织,并随着社会主义苏联的重建,重建苏联共产党。大会通过了联盟纲领和章程,选举了联盟最高机构——中央理事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奥列格·西蒙诺维奇·舍宁任理事会主席。
布)历史概要 《苏联共产党(布)历史概要》是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波波夫 丛书信息 党校教学科研参考丛书(共29册), 这套丛书还有 《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雇工经营问题》《介绍日本共产党》《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文选》《在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道路上》《当代社会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和发展动力》 等 。